青大要闻
· 我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 校长魏志强到海慈医院调研
· 校领导会见上海政法学院客人
· 校领导带队赴市南区推进...
· 我校与埃及科技大学举行...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我校召开2024年高中校长...
· 学校召开AI供应链“校企...
文化学术
· 我校2024年度山东省自然...
·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 我校研究生在首届中国研...
· 我校王风华获九三学社全...
· 化学化工学院王国明教授...
· 我校学科交叉成果发表于...
· 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在机器...
· 我校青年教师宋建军在国...
综合新闻
· 中国中检山东公司一行来...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档案馆(...
· 学校举行2024“招办进校...
· 非遗文化走进高校活动顺...
· 校领导到历史学院调研指...
· 我校成功召开2024纤维基...
· 我校智荟沙龙——第1期“...
· 学校举行2024“招办进校...
  青大要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青大要闻>>正文

我校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纪实

作者:谢剑南      来源:      编辑:李鹏        日期:2013-11-14     阅读:1

新闻网讯:“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的异地检出率是否一致?”“这种细菌的耐药性主要通过那几种机制表现出来?”“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是否存在个体间差异?”---11月5日晚,笃行楼101室,我校2012年度立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运行结项答辩正在紧张进行。结项项目之一、医学院2010级临床专业高昂同学承担的《呼吸系统感染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经过一年多的设计、实验、检测、分析和研究,取得了预期成果。现场评委们和同学们一连串的发问,并没有难倒台上准备充分的项目组答辩成员。

从11月5日至8日,连续4天,校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组织了4场答辩会,对通过院级结项答辩的第一批3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结项答辩。

学校“搭台”:积极打造创新创业训练平台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十二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教育部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个人或团队立项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旨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早在2008年始,学校每年投入9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2009年学校出台了《青岛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要求本科生最低获得3学分创新实践学分毕业。2012年,我校申请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通过教育部批准,成功入选该计划实施高校。全校学生以个人或团队身份自主申报项目,经学院初评立项后,学校从中评选出优秀项目推荐到省教育厅,由省教育厅按照全省申报总数3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项目上报教育部审批备案,正式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为了给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深化创新创业育人,学校积极打造创新实践平台,出台了《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管理办法》,修订了《青岛大学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明确学生可通过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发表论文、发明专利、考取职业资格证、参加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等方式获得创新学分,并对等承认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此外,学校还不断探索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相继修订了《青岛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青岛大学实习教学工作管理规定》和《青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

有了明确的政策性导向,学生和教师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校级立项项目由2008年的317项猛增至2012年的966项,2012年,我校共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8项。这些项目全面展示了我校学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发明创造等方面的聪明才智,点燃了学子们以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的智慧火花。

学生“唱戏”:在创新创业中施展才华

去年大三时,医学院高昂同学抱着试一试、锻炼一下的想法,邀请3位同学申报了创新实践项目。按照计划,他们一年中必须完成86个标本的实验,但从医院拿回1个活体细菌标本,从保存到培养,从DNA提取到聚合酶的链式反应等,他们4人分工合作至少要两周才能干完。为了赶进度,他们下课后整晚都泡在实验室,周末更是一整天呆在实验室。对他们来说,收获也是明显的,除了发表多篇论文和这次答辩获得优秀等级之外,“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理解了做科研需要的品质和精神,学会了坚持不懈,每次实验不一定都能得出理想结果,但不达要求,我们绝不放弃”。高昂深有感触地说,非常感谢学校提供了创新实践平台,唯一的遗憾是参加得有点晚了,如果从大一开始参加项目训练就好了。

物理科学学院2010级的由成龙,组成了3人团队申报了《基于微纳结构的亚波长光栅衍射机理及特性研究》创新项目。一年来,他们围绕这个项目的研究,发表了2篇SCI、EI收录论文,先后荣获山东省第5届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13届山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三等奖。“在科研过程中,培养了我从事科研的潜质、信心和决心,这个平台也引领了我今后走向科研之路。”由成龙介绍说,他已经通过了GRE和托福考试,打算毕业后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做一名大学老师,并希望今后取得更多的发明成果。

师范学院2010级的逄蓓蓓,去年也组织一个5人团队申报了《亚磷酸锌多孔材料的合成与结构研究》项目。由于学院试验条件有限,项目的红外试验和热重试验,都是跑到其他学院实验室甚至北京大学的实验室做的,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该项目组在有机胺作为柱撑材料柱撑无机骨架的三位结构、有机胺发生原位化的甲基化反应、有机胺发生原位化形成新的有机胺诱导无机骨架的合成3个方面有了新的发现,其成果发表在英国的《DaltonTransactions》杂志,影响因子3.838。

在此次结项答辩的项目中,有3项是创业训练项目,商学院2010级张晓阳负责的《拼搭多彩服装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该团队5人按照公司的架构分工运作,利用民众对衣服各部分的款式、花样、颜色等越来越个性化和时尚性的要求,通过调研、采购原料、设计、加工、销售等环节,把服装拼搭的创新理念从理论变为现实并实销,设计制作的80件样品,除了5件展示样品,75件成品在市场上成功售出了65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2年,我校两项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作为山东省仅有的两个地方高校优秀项目之一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在第一批接受答辩的32项项目中,有6项来自物理科学学院。院长孔伟金教授谈到,本科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是非常有益的,他们从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试验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掌握了试验流程,得到了规范训练,更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他们的科研能力、专业水平和思想认识,不仅在第二课堂对老师科研工作帮助很大,对老师第一课堂的教学也有非常大的启发。

“看到这么多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优秀学生,看到他们的身上表现出的巨大创新潜质和实践勇气,心里非常高心。”结项答辩评委之一、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曲建华由衷地说,“看到学生们一项项高水平结题报告,一项项全国和省级荣誉,真为他们勤奋好学和脱颖而出倍感骄傲。”

拓展育人功能培养创新人才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共同的收获是,培养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那么,对于教学和育人工作,它又带来什么启示?

机电工程学院张继忠教授指导2010级学生张钊的项目《新型折弯机三维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在这次结项答辩中获得了优秀成绩。他的体会是,通过近几年来指导学生做创新研究项目,与学生接触更密切了,彼此的了解更深了。不仅如此,这还给他带来教学方式和教书理念的改变。“学生有很多新思想、新点子,在各种新开发的软件应用上具有先天优势。”张继忠说,“我最大的体会是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要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书要与育人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受益。”

教务处处长姜振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运行一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的育人功能非常明显,该项目所探索的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将逐步渗透到第二课堂乃至第一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对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实现“教学生学习”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服务模式,强化制度、平台、导师队伍建设,搭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监控等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院级项目、校级项目与国家级项目管理对接机制,探讨项目管理中的组织策略及项目指导方法,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供支持,定期组织面向全校学生的项目交流、答辩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成果展示、资源共享机会,激发项目组成员和其他学生的科研兴趣,使学子们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自信。

2013年,我校再次入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前,已完成2013年度的校级立项924项、国家级立项46项。今后,学校将结合“特色名校”建设,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科学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