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薛苑 周鹏 图/闵灏
来源:
编辑:欣闻
日期:2011-06-18 阅读:1

新闻网讯6月18日下午,青岛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签约仪式在办公楼407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安民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万立骏院士颁发聘书,聘请其为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我校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山东泰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组建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铁柱教授主持了仪式。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韩作樑、副理事长王曙光,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卫平,寿光市市长朱兰玺,国家“863”项目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电池责任专家肖成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动力电池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卢世刚,山东泰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风太等嘉宾出席了仪式。
青岛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5月经青岛市科技局批准组建,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青岛大学和山东泰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山东泰汽”)共同发起设立,得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武汉大学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天津第十八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研发和学术支持。中心是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节能与新能源产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行业性和示范性项目。中心建设周期预计为2年,并将在较短时间内申请成为新能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将在新能源动力、储能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新能源废旧电池回收循环再利用技术、新能源电机驱动技术、新能源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应用技术、柔性及多元动力系统等方面展开研发工作,目标是构筑技术开发平台、建设人才高地、通过科技攻关掌握核心技术、通过成果转化服务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系统未来的发展,建成具有国内一流科研设施和人才的新能源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发基地,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新能源储能电池技术创新的源泉。
中心成立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将在新能源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青岛大学将提供相关研发人才和其他软硬件支持,山东泰汽将在青岛大学现有条件基础上再投资1000万元,用于研究中心的人才培养、研发设备投入、重大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下一步,中心将通过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新能源储能电池技术研发的持续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突破,形成新型汽车动力系统成套技术、新能源电池管理及回收利用系列技术,占据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池技术的制高点,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推动我国汽车及新能源储能电池相关标准、法规的制订,引领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行业发展。
据悉,中心成立初期,依托青岛大学开展相关研究。山东泰汽子公司山东泰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泰丰科技”)在青岛高新区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基地建成后,中心将迁往泰丰科技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
18日上午,在我校举办的首届校企产学研对接会开幕式上,青岛市委常委胡绍军和万立骏院士共同为“动力集成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