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南京大学教授万青来电子信息学院作讲座

作者:段慧冬      来源:      编辑:刘毅        日期:2016-12-26     阅读:1

新闻网讯 12月23日上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万青教授应电子信息学院邀请,在诚思楼504室作了题为《氧化物双电层晶体管及其类脑芯片应用》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迟宗涛主持。

万青从当前的研究热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神经形态电子学和认知计算等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引出了氧化物质子/电子杂化双电层晶体管。他谈到,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机本身没有思维能力,只能依照固有的程序工作,充其量只是一种“高级机器”,人脑是由多达1011-1012个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功耗虽为20W,但其学习和认知能力却很强大。神经元(Neurons)是人脑的基本组成单元,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而人脑中的信号处理、记忆和学习等功能,都是通过改变神经元和突触中的离子流来建立和实现的。

万青经过多年探索,成功研制出具有生物突触功能的电子器件,对于构建神经形态电路和实现智能计算机意义十分重大;同时在新型柔性神经性态电子器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实现了基于神经仿生工作原理的柔性、超低能耗pH值探测和神经元spike逻辑调控,为柔性可穿戴生化传感和“类脑芯片”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器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