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我校宿杰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      来源:电子信息学院      编辑:王沛然        日期:2023-02-28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电子信息学院宿杰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科院大类一区,影响因子:19.924)上发表题为“Ferroelectrics-Electret Synergetic Organic Artificial Synapses with Single-Polarity Driven Dynamic Reconfigurable Modulation”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13741)。青岛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卜云龙为论文第一作者,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宿杰和徐婷为共同通讯作者,青岛大学为唯一单位。

利用微电子器件构建并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研发类神经突触器件,被认为是从硬件层面攻克冯·诺依曼瓶颈、加速人工智能发展的有效策略。然而以往的大多数突触器件的可塑性均是静态的,这极大制约了类脑系统更高程度智能化的实现。迄今为止,关于动态重构突触器件的报道寥寥无几,仅有的几篇报道也都是通过改变脉冲电压的极性实现动态重构的,这与仿生电子学要求的突触能够轻易地在增强和抑制之间转换相矛盾。为了提高动态重构突触器件的效率、灵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本团对段设计了一种基于铁电体和驻极体协同工作的p型有机突触晶体管Pentacene/PVK/P(VDF-TrFE-CFE),通过施加不同的负向基准电压,使电介质PVK和P(VDF-TrFE-CFE)分别起主导作用,从而实现单极性动态可重构调制。此外,本团队还设计了单极性动态重构温度感知系统,对于相同的天气不同体质的人(体热/体寒)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这种新颖的器件结构将为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依据和策略。

宿杰,青岛大学四层次特聘教授,现任中国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电子学会电子元件与材料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硅酸盐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自2020年至今以第一作者(共一)和通讯作者在中科院大类二区以上发表论文23篇,其中一区论文11篇,获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一位次),特等奖1项(第七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