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教育部涉外法治课程虚拟教研室第二次共同教学会议成功举办

作者:连佑敏      来源:法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4-11-29     阅读:1

新闻网讯 11月26日上午,由教务处、法学院、教育部“上海合作组织法律专题”课程虚拟教研室主办,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协办的教育部涉外法治课程虚拟教研室第二次共同教学会议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青岛大学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贵州大学法学院、山东大学法学院、中国石油大学文法学院、福州大学法学院、云南大学法学院、暨南大学法学院以及青岛大学法学院的近二十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研讨会由我校法学院院长蔡颖雯主持,教务处副处长吕途参加研讨会并致辞。吕途表示,青岛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对上合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充分利用青岛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积极推动基地建设。下一步,基地建设要以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作为基础平台,以交叉式课程建设作为前提条件,以融合型培养机制作为实施路径,以高水平师资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构建“一核两翼,三方驱动,五位一体”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青大模式。

我校法学院教授郝海青围绕“青岛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与课程体系建设”,介绍了协同育人创新机制、具有上合特色的涉外法学教学创新体系以及“青讲”“青谈”国际法律论坛等内容,建议学校需要为国际模拟法庭比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等提供更充分的制度保障。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于铭教授分别从英语教学、基地主要目标、国际法相关课程群以及模拟法庭基础性实训培养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享。贵州大学法学院唐海清教授分享了六大培养方向、与实务部门的共建合作等内容,着重介绍了培养涉东盟的涉外法治人才的情况。山东大学法学院张蓓蓓副教授介绍了山东大学开展的协同育人机制和交叉学科研究,并指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竞赛训练密不可分。中国石油大学文法学院李猛老师结合行业特色,开拓能源领域和回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复合型涉外能源法律人才,推动我国能源法制建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福州大学法学院王雨荣老师着重介绍了福州大学法学院的涉外法治实验班、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专项、与共建单位的合作授课情况等。云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国乾教授从学生、导师和学校三大方面讨论了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过程和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暨南大学法学院徐奇教授介绍了学生选拔、课程设置、实验班方案等方面的情况,着重分享了基于“内地-香港”互动的实践创新培养模式。

我校法学院副院长董桂武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并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积极参与此次研讨会,他表示,各位专家学者的经验分享、交流研讨一定会对基地以及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此次研讨会也是青岛大学法学院文康“思享汇”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工作坊的第二期活动,法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参加研讨会。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