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3-12-26 阅读:1
12月的天气尽管寒冷,但在医学院学术厅内进行的一场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却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这是医学院外语教研室张春敬教授在继“迷你话题”、“迷你游戏”、“小组讨论”等教学措施后,为我校2003级博士生进行的又一次互动性英语教学。
同学们在张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各自编写发言内容。他们每4~5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从登记注册、大会发言到问题的讨论等完全按照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和惯例,用英语进行交流。大会发言者准备了多媒体幻灯,讲的有声有色,听的认真仔细,边讲边提出问题讨论。大会主持人从中穿针引线,协调着各种问题的讨论,使之有序进行。
随着国际性交流的日益增多,各种学术交流已成为众多学者展示自己和向别人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也成为当务之急。传统英语教学大多重视应试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生听、背、记,枯燥乏味,缺少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普遍存在听不懂、讲不出的问题。自今年以来,张春敬教授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大胆进行改革尝试,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循序渐进教学方法。在除了进行一些精读外,根据当前实际需要,加大了互动英语的训练,增加了实用性内容。同时还让学生们自编自演节目,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和交流能力,为学习英语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学们普遍反映,尽管开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听、说能力明显提高,英语水平明显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