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尊箐 访问次数:<span id="hits">0</span></DIV>
<!--信息区-->
<DIV class="content" id="textbody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06-27 阅读:1
赵亚斐我校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1届毕业生。2002年进入半岛都市报社,先后担任记者及教育、楼市、美食、健康专版编辑,现为半岛都市报《便利周末》周刊主编。
面前的赵亚斐热情、淡定、从容,让我这个来取经的小师弟原本的拘谨一扫而光。在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我们轻松愉快、毫无隔阂地交谈着。
当初选择旅游专业时,赵亚斐没有想到自己毕业后会成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这得益于大学期间她为校报采稿、写稿的锻炼。虽然学的是旅游专业,但赵亚斐的文笔和沟通能力颇受校报老师的赏识,他们经常将采访任务“布置”给她,而赵亚斐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回顾这段经历她认为收获颇多:“采访本身就是一个浓缩的交流过程,是一个耳濡目染的学习机会,通过采访各行各业的精英,我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开阔了视野。”这段“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经历,为她日后顺利转入媒体发展做了良好的储备与铺垫。
2001年大学毕业后,赵亚斐就职于青岛中国旅行社,负责国内组团业务。大约半年之后,她感觉自己并不是很适合这份工作。当时因为有朋友在半岛都市报负责旅游专版,而她不仅是学旅游的,而且有文字方面的专长,于是她便顺理成章地做起了通讯员,为半岛都市报旅游版撰写了大量稿件。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赵亚斐从一个小有名气的通讯员成为半岛都市报的一名记者。期间她曾先后负责教育、楼市、美食、健康等专版。
赵亚斐的亲身感触是,能在媒体发展的并非一定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媒体真正需要的是那些综合素质较高,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等方面表现出色的人。作为半岛地区发行量居于前列的纸质媒体,报社内部人才竞争之激烈是可想而知的。面对“绩效取酬,公平竞争”、“季度末尾淘汰”等考核制度,赵亚斐坦言危机感是人人都有的。“不过什么时候你没有危机感了,可能也就意味着你要离开了。”她说。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赵亚斐的应对措施是:自我施压,每天给自己一些挑战;分阶段地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一步步去完成。这让她不断超越自我,不断保持对工作的激情。
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都在从事着自己所不喜欢的工作。谈及这个问题,我问赵亚斐:“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满意吗?”她满足地说:“很满意。”她认为自己很幸运,拥有一份喜欢而又适合自己的工作。
最后,我提出让她根据自身经历给即将面临就业的师弟师妹们几点建议。她想了想说:“关键要定位准确,在兴趣与自身之间找准一个契合点,做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惟有适合,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