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04-18 阅读:1
在我校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休息室里见到荆涛,记者祝贺他被评为2005度校“研究生标兵”,并对他的硕士课题《蛋白组学方法检测膀胱移行癌患者尿液中肿瘤标记物》填补了省内专业空白表示由衷叹服。刚刚值完夜班的荆涛,没有丝毫疲倦的样子,爽朗地笑着,他说自己并不比别人更优秀,没什么可写的,却一再表示“我很幸运,在医学院的这八年时间里,遇到了许多严谨敬业的老师。他们不仅教给我知识,还教给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一名好医生是我的终生追求!”
荆涛的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受家庭的影响,很小的时候,他就下定决心长大后当一名好医生。1998年,荆涛如愿考入我校医学院,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被免试推荐攻读我校医学院泌尿外科硕士研究生。
荆涛说,一直以来,医学院严谨的学风深深地影响着他。刚入校不久,荆涛就在系统解剖学的双语教学课上,遇到了令他至今难忘的丁世海教授。“丁教授为了让我们打好英语基础。经常会每个单词、每个词条给我们解释。看到他孜孜不倦地给我们讲课,我就下定决心学好医学英语,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每当荆涛想要松懈时,耳边都会响起老师说的那句话:“医学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懈怠,就可能会危急到病人的生命。”解剖课上,荆涛几乎每次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学生,实验室里有很刺鼻的福尔马林味道,刺激得眼睛直流眼泪,可荆涛顾不得这些,他总要利用课间时间,将自己课上没能亲自动手做的实验补上。“一开始,我也受不了那种味道,可是一想到医学不能有半点含糊,只有亲自动手才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我就咬牙坚持下来,后来也就渐渐习惯了实验室里的味道。”荆涛说。缝合是一个外科医生的基本功,平日里荆涛就十分注重练习缝合、打线结等手术技术,为此,他经常跑到市场上,自掏腰包买来猪大肠反复练习。实习期间,他第一次给病人缝合时,医院里的带教老师和护士都说他像是一位有多年临床手术经验的医生。
提到硕士课题的顺利完成,荆涛感慨良深:“要做好课题,首先是立项。如何选好科研方向,如何让自己的选题符合学术发展方向,这是非常关键的。”为了确立合适的选题,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中,或跟着导师一起去参加学术研讨会。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总结多次研讨会和相关书刊杂志提供的信息,荆涛找到了适合的课题。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更不能有丝毫马虎,比如收集晨尿,每天清晨5点,荆涛就要从被窝里爬起,坐车赶到附院收集病人的晨尿,每次收集到合适的标本之后,都会像对待心肝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放置到盛有冰块的保温桶中,以最快的速度乘车赶到医学院实验室。接着是按严格的操作要求检测,不能有丝毫偏差。
荆涛还是一位出色的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创新精神。”是老师们的评价。研究生年龄跨度大,荆涛这样年龄偏小的应届生,担任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要想协调处理好各项工作着实不易。而荆涛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真诚待人、尊重他人。“其实,只要真正做到从每一个研究生的角度出发,多为他人着想,多征求他人的意见,那么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抱着这样的工作态度,他成功组织了医学院首届研究生文化艺术节。当了解到有一位研究生身患癌症而家庭经济拮据时,荆涛发起组织了捐款活动,还与其他几位学生干部一起为患病同学补习专业课知识等,帮助这位同学顺利渡过了难关。
因为有住院病人急需治疗,采访被迫中止了。看着荆涛忙碌的背影,记者想起了他的一句话:“不管将来走到那里,我都不会忘记我的母校、我的老师,他们严谨求实的精神早已融入了我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