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漫漫
来源:经济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10-20 阅读:1
新闻网讯 10月16日下午,经济学院在金家岭校区3号实验楼307会议室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学院党委书记邱建国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副院长赵凯作项目申报工作梳理与部署。他系统总结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申报数量、立项率、学科分布等核心情况,客观分析当前学院科研申报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围绕2026年度项目申报的时间节点、材料审核标准、跨学科团队组建等关键环节进行明确部署,为后续工作划定清晰路径。
随后,教师代表李晖、郝腾结合自身立项实践分享经验。两位老师从选题方向的凝练技巧、申报书论证逻辑的搭建、材料细节的打磨要点等方面展开,通过典型案例拆解,直观呈现立项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为在场教师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申报思路,助力教师规避常见误区。
邱建国书记强调,要发挥各教学系的基层组织作用,组建申报团队,做好有组织科研工作。
院长吕学梁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衡量学院科研实力与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推动教师学术成长的关键载体。他鼓励全体教师以此次动员会为契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方向,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在申报工作中展现经济学院的科研担当,力争实现2026年度立项成果新突破。
会议特别邀请山东大学杨蕙馨教授、臧旭恒教授担任评审专家,开展专业化指导。专家团队聚焦2025年度学院未立项的申报书,进行“一对一”细致点评,精准指出申报书中存在的选题定位模糊、文献综述碎片化、论证逻辑不连贯等问题;同时围绕选题与国家需求的契合度、文献综述的系统性梳理方法、研究框架的严谨性设计等核心维度,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教师优化申报材料提供专业遵循。
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学院教师围绕选题价值判断标准、文献综述撰写的深度与广度、论证思路的统筹设计等关键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探讨。两位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评审经验与学术研究实践,耐心解答教师疑惑,分享前沿研究视角与申报策略,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科研视野。
教师们纷纷表示,将结合专家意见与会议分享的经验,对申报材料进行反复打磨、精益求精,为2026年度项目申报筑牢基础。
此次动员会暨专家指导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帮助教师们理清申报思路、增强申报信心,更对提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质量、夯实教师科研能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经济学院始终将学术研究作为学科发展的核心支撑,积极搭建多层次、高效率的学术交流与科研服务平台。此次会议的举办,是学院深化科研服务、助力教师成长的具体举措,充分彰显了学院在推动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中的责任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完善科研支持体系,加大对教师科研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常态化开展科研申报指导、学术沙龙、成果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全院科研水平与成果转化质量。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