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在宝
来源:
编辑:刘毅
日期:2017-10-10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生物医学研究院(暨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青岛分院)在精神分裂症遗传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IF 35.532);今年4月,生物医学研究院完成的另一项关于原发性痛经的遗传机制研究成果也经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2.124)杂志。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我校博士后李志强,通讯作者为长江学者、我校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师咏勇,论文的相关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贺林教授的大力支持。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情感反应与思维过程发生深度混乱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影响全球人口的约1%,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尽管先前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大规模遗传学研究(GWAS)已经报道了多个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或基因组区域,依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未知,且已经报道的研究结果主要来自欧洲裔人群。为了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基础,研究人员基于36180份受试者样本,完成了中国汉族人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验证,同时结合PGC2的欧洲样本数据,开展了大样本跨种族分析(Transancestry Analyses)以及精细定位研究(Fine-mapping),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结构和生物学病因学提供了新的提示。
原发性痛经,是无明显的盆腔病理学证据的月经性疼痛,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问题,据估计在月经期女性患病率接近50%,其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很大程度上未知。为了确定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遗传因素,研究人员开展了全基因组遗传分析及验证,为进一步探讨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此外,研究人员的遗传结构分析为这种病症的遗传性和多基因性质提供了分子支持。这些发现为原发性痛经的遗传机制、痛觉生物学机制的解析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校生物医学研究院面向临床重大需求,探索疾病、行为等复杂生命现象的本质,依靠生物学、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推动精准防诊治重大疾病的关键技术、药物的产业化和自主创新,所获成果力争实现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充分提升创新驱动力,形成良好的“产学研用”循环。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疾病、行为等复杂性状的遗传学、系统生物学研究,面向组学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新型药物开发及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等,力争通过不懈努力,将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医学交叉学术研究及产业转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