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我校青年教师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作者:宣文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郭书君        日期:2022-05-13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何涛副教授在多孔材料去除VOCs领域取得重大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Trace removal of benzene vapour using double-walled metal–dipyrazolate frameworks”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Nat. Mater., 2022, DOI: 10.1038/s41563-022-01237-x)上发表,期刊影响因子43.841。何涛副教授为成果第一作者,青岛大学为共同完成单位。

众所周知,包括苯在内的VOCs是一类可导致室内外空气污染的有毒污染物,即使在痕量浓度下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物理吸附是去除VOCs的良好选择,然而驱动物理吸附的非共价作用力较弱,无法在低浓度条件下高效吸附苯等有毒污染物。本文构筑一系列双壁吡唑多孔材料,实现了对空气中ppm级浓度苯蒸气的高效捕获(图1)。通过调控孔尺寸和孔环境,客体分子与框架之间产生了多重非共价相互作用,这是能实现选择性吸附痕量苯的关键,也是具有高吸附量和长突破时间的优势。即使在潮湿条件下,这类材料也具备了去除空气中痕量苯的能力,有望用于空气净化与环境修复等,该工作为设计去除痕量污染物的多孔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图1. BUT-53~BUT-58的构筑策略及苯吸附性能研究。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2-0123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