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校领导会见白俄罗斯国立...
· 中共青岛大学委员会审计...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出席全...
· 学校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
· 我校与乌拉圭共和国大学...
· 校长魏志强在央视《2025...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大...
· 我校举办年轻干部深入贯...
文化学术
· 公共卫生学院刘洁教授团...
· 纺织服装学院曲丽君、苗...
· 物理科学学院龙云泽、张...
· 物理科学学院龙云泽、张...
· 教育科学学院焦鲁教授团...
· 我校代表团出席中国-乌拉...
· 经济学院青年教师刘旭堂...
· 外语学院王曼教授团队在...
综合新闻
· 学校组织2025年度山东省...
· 我校召开第七届教代会提...
· 学校举行中国研究生“美...
· 学校召开中国研究生创新...
· 我校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
·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展规划处党支部开展“...
· 校领导带队赴赛轮集团开...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公共卫生学院刘洁教授团队在腹泻儿童志贺氏菌流行病学及其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作者:李一凇      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07-11     阅读:1

新闻网讯 志贺氏菌(Shigella)是导致全球儿童腹泻致死的第二大病原体,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中低收入国家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近日,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微生物检验与生物安全系主任刘洁教授联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机构开展2项创新研究,分别在腹泻儿童志贺氏菌流行病学及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项成果是基于亚非拉8国1715名儿童的出生队列研究,采用前期建立的qPCR方法检测分析了志贺氏菌菌种和血清型分布特点,并系统阐明福氏志贺氏菌和宋内志贺氏菌的流行病学。结果发现,宋内志贺氏菌(30.4%)和福氏志贺菌2a型(20.8%)、6型(24.6%)为主要流行菌种或血清型,呈现较大地域差异;定量分析显示福氏志贺氏菌与宋内志贺氏菌与腹泻的相关性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引起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福氏志贺氏菌无症状感染的影响更为严重;而宋内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对后续感染呈现一定保护作用,提示自然免疫的存在。这对于目前正在推动的志贺氏菌干预措施研究(包括志贺氏菌疫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相关工作以“Epidemiology of Shigella species and serotypes in children: a retrospective substudy of the MAL-ED observationalbirth cohort study”为题发表在《Lancet Microbe》(DOI: 10.1016/j.lanmic.2024.101064)。刘洁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另一项成果是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志贺氏菌感染儿童的肠道菌群特征。研究发现,志贺氏菌qPCR阳性患儿肠道中变形菌门(如克雷伯菌、肠杆菌)丰度显著升高,而益生菌双歧杆菌丰度大幅降低,并形成了以志贺氏菌为主的毒力基因网络;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培养阳性样本携带更高拷贝数的毒力质粒pINV(较培养阴性组高2倍,P=0.04),其III/IV型分泌系统基因显著富集,可能是在临床检验时更容易被培养出来的原因,为后续志贺氏菌感染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相关工作以“Fecal microbiome profiling of children with Shigella diarrhea from low- and middle-incomecountries”为题发表在《Microbiology Spectrum》(DOI: 10.1128/spectrum.00573-25)。刘洁教授与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青年教师李一凇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硕士研究生范业顺为本文第一作者。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