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
· 我校与青岛城投集团签署...
· 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校长尤...
· 学校举行2025年新入职教...
· 辛弃疾词·艺术歌曲演唱会...
· 重大应用需求牵引——校...
· 我校承办的引领VR和XR领...
· 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
文化学术
· 物理科学学院陈栋副教授...
· 复旦大学卢宝荣教授做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
· 物理科学学院张军教授团...
· 青岛医学院李志强教授团...
· 《亚太临床营养学杂志(...
· 我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药学院朱玮团队在Nature ...
综合新闻
· 校领导会见厄瓜多尔圣埃...
· 我校91级旅游经济本科班...
· 农工党青大基层委专题学...
·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
· 浮山书院举行第十九届博...
· 图书馆参加全国纺织服装...
· 学校举办首届“博雅杯”...
· 农工党青岛大学基层委举...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物理科学学院陈栋副教授在Nature发表论文

作者:陈艳      来源:科技处、物理科学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11-13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物理科学学院陈栋副教授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所Philip Moll课题组合作,在笼目结构化合物CsV3Sb5中发现了相干电荷输运的实验证据。相关成果以“Many-body interference in kagome crystals”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青岛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



通过电子关联设计相互作用的电子态进而实现新奇物理现象是凝聚态物理的核心目标之一。近年来,层状笼目结构化合物CsV3Sb5因其丰富且奇异的物理性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30 K温度以下由多项实验揭示出的电子态的神秘变化,其微观机制仍未阐明。



本工作在CsV3Sb5的层间电输运信号中发现了30 K以下正比于磁场且周期为h/e的磁电阻振荡。其对磁场的角度依赖关系以及较短的平均自由程均与同样表现出h/e振荡的高电导率金属PdCoO2不同,表明单粒子图像难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发现指向了一种宏观相干的集体电子态,其相干特性类似于超导电性,但缺乏无耗散凝聚。本工作确立了笼目金属体系作为实现和探索相干电子态的优越平台,展示了利用几何结构、磁阻挫或电子相互作用实现量子相干性的全新途径,为实现新型高温量子干涉器件开辟了新的方向。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