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04-25 阅读:1
日前,一位日籍72岁老人因腹主动脉瘤破裂失血4000毫升生命危在旦夕,我校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王毫夫主任为其紧急手术,用人工血管置换其破裂血管,挽救了老人生命。
患者大工元次郎4月1日中午与同事聚餐时,突然腹痛难忍瘫倒在地,同事们叫来“120”,将他送往附近的万杰医院。万杰医院初步诊断为腹主动脉血管瘤破裂,一面采取止血、输血等急救措施,一面与我附院联系,将大工元次郎转到附院急诊科。
急诊科紧急对症处理,并十万火急地打电话给血管外科王毫夫准备手术。同时,附院相关院领导、外事办、医务处等将此情况与驻青日本大使馆沟通协调,并紧张进行术前准备。下午五点,大工元次郎被推进手术室。麻醉科、手术室全力配合,无影灯下王毫夫、蔡常春两位医生打开老人腹腔,清除了老人腹腔内4000多毫升鲜血和血凝块(这相当于正常人体内血液的总和),用人造血管置换了因腹主动脉血管瘤破裂已经破损的动脉血管。4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在ICU、肝胆血管外科等多科的共同努力下,老人迅速恢复,住院18天后出院。
据王豪夫介绍,腹主动脉控制全身一半多的血液供应,腹主动脉瘤破裂时,如果不是在封闭的腹腔内,其喷出的血注会如高压水枪一样,能迅速导致患者死亡。此病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抢救成功的报道在国内外比较罕见,而附院抢救成功率在90%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大工元次郎赞叹附院医生高超的医术奇迹!他不无感触地表示,青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要把有生之年的余热全部奉献给青岛,并希望死后能把骨灰留在这个人杰地灵的美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