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2021届青岛大学纺织服装...
· 重庆市就业系统领导干部...
· 我校与国家体育总局、海...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撰文谈...
· 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深入...
· 人民日报刊发校党委书记...
· 我校分子生物与遗传学(M...
· 我校董蒨教授获“山东省...
文化学术
· 物理科学学院李洪森、陈...
· 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受邀...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金...
· 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光亭、...
· 厦门大学李书昊博士受邀...
· 我校谭泓教授研究成果获...
· 上海大学姚喜明教授来我...
· 苏晓泉教授团队在微生物...
综合新闻
· 学校举行第五届大学生决...
· 学校举办2021年全民营养...
· 学校举行第二十一届“礼...
· 学校举行沂蒙老区百名参...
· 学校组织2021年春季教学...
· 校领导到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 学校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决赛
· 我校2021年教职工乒乓球...
  工作研究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工作研究>>正文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影响与原因

日期:2008-10-28      来源:      作者:     编辑:       阅读:1

在这次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不仅美国的金融机构遭到极大破坏,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的遭受牵连——成为“被绑架的国家”。危机不仅影响了金融体制,而且也不断地向实体经济过渡。

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1.美国的消费习惯。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原因:收入轨道模式。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储蓄模式。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负数。2.经济管理思想。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消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要分析这次金融危机,了解美国的抵押贷款、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是有必要的。在美国,个人贷款者不是直接向银行而是向抵押贷款公司申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重新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后出售给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者以转移风险。同时,投资银行会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在个人贷款者拖欠换贷的情况下,必须回购抵押贷款。投资银行为进一步分散风险,会向保险公司购买一种对抗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的“保险”,即购买一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这样,信用链条被拉长,潜在的风险也被加大。在美国,信用评级不同的人借款利率是不同的。评级高的人,可以享受优惠利率,而评级低的人,就要被迫接受高利率。在房贷市场中,这种相对较高的利率被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利率。它高出优惠利率一般为2-3个百分点。由于前几年美国房市向好推动了强烈的投机气氛,风险意识会被大大削弱;信用监管不力,若干年只还利息的抵押贷款、零首付抵押贷款等纷纷出笼,促使信用评级较低、收入不稳定的投资者敢冒风险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获取房价持续上升带来的收益。但世界没有永远的牛市,随着2005年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飞涨,通胀压力加大。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推出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其中美国连续加息17次,从最低的1%升到5.25%。高利率加重了购房者尤其是次级抵押贷款者的还款负担。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的次级抵押贷款者成为第一批倒下的,接着便是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由于信用链条利益的特殊整体性,投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连遭打击,终于导致了金融危机,并迫使美国联合他国整体救市。

回顾自20世纪以来的几次较大的危机,我们知道,每一次都与美国经济有关;危机常与战略资源(石油)相伴;危机常与金融相关。这次危机尽管由房产泡沫破灭引起,但最终却与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工具滥用有关。这次危机也产生了新的特点:一是这次危机影响到世界各著名金融机构,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冲击前所未有;二是美国、美元的国际信用进一步遭受质疑;三是美国的经济困境要由全世界持有美元和美国债券的国家来共同承担;四是以前认为比股票风险小的债券,可能损失更大。

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次级债券衍生合约的市场规模被放大至近400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体报道这次危机将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缩水27万亿美元。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现已显现,世界经济下滑几成定局。中国是这次危机中受损最小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损失较小,但是间接影响也不可小视。出口将减少,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作用开始消弱;投资者的信心有所动摇,投资积极性不高;银行“惜贷”,国内流动性不足。目前,扩大内需,尤其是刺激消费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统一的经济调整口径,但仅依靠个体经济行为(个人与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显然有些“牵强附会”。实践表明,当经济处于衰退、或预期衰退时,(我国目前仍处于良性轨道上,但经济下滑)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应该说,从不久前的“反通胀”到今天的“保增长”政策突变,正在考验着政府宏观经济驾驭和调控的能力。

目前,金融危机继续向纵深发展,危机形成的原因也众说纷纭。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没有完全挤掉,当经济崭时限于衰退时,采取了低利率扩张政策,导致房产过于繁荣。结果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导致了更大的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阿瑟·莱维特认为,市场需要透明之时,证交会放任不透明。市场需要监管之时,证交会却对高风险行为不闻不问。我们认为,过度消费,且超越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恐怕是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者进一步讲,贪欲才是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消费不足或消费过度这两种极端,都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适度消费应是人们长期遵循的消费模式。无论如何,我们务必要从这次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务必要以这次危机为契机,逐渐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