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涛
来源:合作发展处(校友工作办公室)
编辑:张传亮
日期:2019-09-18 阅读:1
新闻网讯 9月17日晚,青岛大学企业家论坛在浮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讲。第一讲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雷颐研究员作题为《晚清变革的动力与空间》的报告。

雷颐从文化、经济、观念、政治几方面分析近代中国的变化与清政府的政策,从改革的动力与空间这个角度研究、分析革命的发生与清政府覆亡的根本原因。
他指出,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现代文明的挑战。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中国开始了现代文化、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中国“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进退失据,步步被动,一拖再拖,一误再误,最终丧失了主动变革、主动“现代化”的机遇。这种主动权的自我丢失使变革的动力不断下移,不仅使大清王朝最终覆灭,更重要的是使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被大大延误,屡受重挫。他认为,鸦片战争后签定《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时,清政府尚有相当广阔的改革空间。但清政府对所面临新挑战的意义毫无所知,从一开始就延误了变革的最初时机。
本次活动由人文社科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企业家俱乐部主办,历史学院和校团委协办,校友企业家俱乐部常务理事代表、历史学院师生代表及各学院学生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报告会。本次报告会是青岛大学企业家论坛的第一讲,今后将常态化,每月安排一次,邀请国内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
雷颐,祖籍湖南长沙,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历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近现代史》副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著有《取静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雷颐自选集》、《经典与人文》、《被延误的现代化》等,译有《中国现代思潮中的唯科学主义》、《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