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萍
来源:学科建设办公室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10-30 阅读:1
新闻网讯 10月28日下午,“融·解边界,创·见未来”学科交叉青年学者沙龙第十期活动在德润楼301会议室举办,本期主题为“心智育才”,由教育科学学院、青岛医学院、艺术学院共同承办。

艺术学院教授李佳佳以《数字疗法与孤独症儿童教育》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孤独症儿童精准干预与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该研究不仅推动了特殊教育方式的革新,也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教育学与康复医学的深度融合。
青岛医学院副教授王颖在《解析焦虑的神经机制》报告中揭示了焦虑症在大脑中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并据此探索精准治疗的新靶点,展现了“个性化医疗”理念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前沿实践。
青岛医学院副教授袁骏华作题为《特殊环境下的医学心理挑战》的报告,她从跨学科视角出发,探讨了在深海、高原、极地等极端环境下人体生理与心理的协同适应机制,并介绍了高压氧等新型干预手段的应用前景。
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元静以《人口变动与公共教育投入》为题,从社会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的宏观视角,系统分析了人口结构变迁对国家教育资源战略配置与家庭教育选择的影响。
教育科学学院助理教授解佳佳在《决策学习及其神经机制》报告中,探讨了性激素与压力激素等如何调控大脑神经网络并影响人类的决策与学习过程,为神经内分泌学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特种医学、人机交互与未来教育等学科领域的十余位青年学者围绕报告内容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青岛大学学科交叉青年学者沙龙是学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秉持“融·解边界,创·见未来”的主题理念,以“青年学者”为核心主体,以“学术沙龙”为主要形式,每两周举办一次,旨在为青年学者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营造浓厚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氛围,探索新的学科增长点。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