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中共...
· 苏州大学原校长熊思东教...
· 我校举行2022年暑期中层...
· 交叉融合、智力集聚、传...
· 我校召开本科教学管理人...
· 我校与贵州师范学院签署...
· 我校获评第一批山东省绿...
文化学术
· 法学院获批最高检检察理...
· 我校师生在“第七届全国...
· 我校张汉霆教授当选上海...
· 基础医学院教师指导学生...
·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在“兆...
· 我校学生在第十五届“高...
· 音乐学院成功举办“音乐...
· 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
综合新闻
· 甘肃中医药大学一行来访我校
· 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
· 我校举行青大杰正大学生...
· 学校举办暑期党务干部专...
· 我校与俄罗斯人民友谊大...
· “外贸综合竞争力与财税...
· 校领导走访北京校友会
· 青岛大学教育集团2022年...
  青大要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青大要闻>>正文

《山东教育》(高教刊)刊发我校高质量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纪实

日期:2020-04-26      来源:      作者:宣文     编辑:李鹏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山东教育》(高教刊)四月刊刊发《创新机制 协同育人———青岛大学高质量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纪实》一文,系统介绍了我校在山东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后的一年来,围绕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思政课建设作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任务,坚持创新机制,推进协同育人,把思政课打造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核心课程”。

文中指出,在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中,青岛大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协同育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好思政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牢牢占领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

全文如下:

创新机制 协同育人———青岛大学高质量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纪实

题记:2019年4月3日,山东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座谈会在青岛大学举行。一年来,青岛大学围绕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此次座谈会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思政课建设作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任务,坚持创新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切实把思政课打造成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核心课程”。

 

“疫情之下,同学们要在灾难中思考,从英雄们身上学习,更加明确自身的价值选择和使命担当。”3月3日下午,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以“疫情下的中国”为主题,为青年学子上了一堂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生动感人的在线思政课。在青岛大学,学校各级领导定期为大学生上思政课,已成为一项制度。

在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中,青岛大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协同育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好思政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导作用,牢牢占领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

创新体制机制,合力建设 “有高度”的思政课

学校党委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同步加强,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领导干部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施办法》等,把思政课建设列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成立由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筑牢思政课“核心课程”地位。

校领导坚持带头讲好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学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疫情期间参加“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云班会,连线海外青大学子共同参加“万里连线克时艰·中外连心共战疫”活动。此外,胡金焱还先后以“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国与山东”“朋辈思政”为题,校长夏东伟先后以“弘扬延安精神、奋进新时代”“用奋斗将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题,为学生开讲思政课。2019年,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学院书记院长共为学生上专题思政课80余次。

构筑特色模式,全力打造 “有力度”的思政课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和“六要”要求,青岛大学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学校制定了《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和准入制度(试行)》《应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岗位门槛条件》《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和《青岛大学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注重建设政治强、自律严、人格正、情怀深、思维广、视野宽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学典型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家惠荣获教育部首批思政课教学名师称号,并在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中获得二等奖,有5名教师分别加入省高校、市委宣传部、学校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并进行了多场次宣讲,深受师生欢迎。

在思政课建设中,青岛大学按照“把事实讲清,把道理讲实,把理论讲活”的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教育作为育人方法,把激发学生“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作为育人目标,强化协同育人,深深扎根学生成长的土壤,把思政课建设成接地气、有灵气的人人喜欢的金牌课程。基础医学院设立的本科生创新实验室,门牌号是216,大家习惯称它为“216实验室”。实验室每年从临床医学二年级招收数名学生,10年来共招收了56人,本科毕业时,全部考入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大学继续深造,打造了青大协同育人的“216”奇迹。

在课程建设上,青岛大学注重加强优势互补打造思政“金课”。学校制定了《实施思政“金课”建设计划》,分别启动了公共课教学“概论”金课、实践教学金课、专业核心课“伦理学”金课等建设项目,初步建立起思政课精品课程体系。全面推行“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为代表的混合式教学,通过专题讲授、原著研读等教学模式,增加学习难度,形成高阶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由生活切入,内容由浅入深,形成顺理成章的效果,在学生中“圈粉”无数,把思政课上成了“网红课”。

此外,学校还强化协同育人机制,组建了青岛大学思政大课堂中心。学校依托思政大课堂中心,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来校开展专题报告,开展学术交流,建立横向研究课题,设立校外思政教育基地,实现优质思政教育资源的拓展。在抗击疫情的网络教学中,思政大课堂中心向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抗击疫情,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思政主题作品征集活动,收到不同题材、形式的作品3600余件,并在校内外多个媒体发表百余件,其中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发表作品59件。

深入挖掘潜能,倾力打造 “有深度”的思政课

在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中,青岛大学以山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将思政课建设质量纳入学科建设考核体系,积极推进“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完善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广“互联网+”名师工作室教研成果,在原有“赵俊林‘三维立体’名师工作室”和“杜仲新‘互联网+’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新组建了“姜文明‘专题研讨式’名师工作室”“曲新英‘求真’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有效带动更多思政课教师投身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是鲜活的、真实的。青岛大学注重深入挖掘思政课教学素材,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第一时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学校建校110周年、抗击疫情等内容纳入思政课教学,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青大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认同感。由刘正刚老师指导、经济学院张文惠同学领衔主创的大学生讲思政课作品《文以载道,传以兴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荣获“砥砺前行七十载、奋斗成就中国梦”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三等奖。

在工作中,青岛大学十分注重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将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参加各种校内校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理论认识,促进知行合一。2019年,组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560支,其中省级重点团队7支、国家级重点团队1支,1支团队获批省级“乡村振兴服务队”项目,2支团队获批省级“青年大学习”专项。

学校十分重视典礼育人的功效。通过提前谋划,精心设计,充分发挥毕业典礼、开学典礼、教师节表彰大会、升旗仪式的育人功能,育人效果明显。在毕业典礼、优秀教师的表彰中,让学生代表为获奖教师颁奖并献上鲜花。学生和教师在拥抱中互相感受温暖、收获感恩。特别是每当学生代表为保安小哥、餐厅阿姨、保洁大姐献上鲜花时,更是掌声热烈。

在网络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构建起一批新媒体矩阵,组建了融媒体中心,目前青岛大学微信公众号粉丝超过10万,点击量超500万,位列全国高校官方微信排行榜第19位,长期位居山东高校前三位。《家国梦相连》庆祝办学110周年宣传片和毕业典礼快闪微视频《让青春镌刻在盛夏之歌里》被学习强国平台登载,网络播放量累计超过600万。

促进协同育人,着力展现 “有温度”的思政课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青岛大学坚持以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推动实现思政课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爱育人,让学生在“有温度”的大环境中,真实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

校园里,思政教育课程已成为青年学子的“贴心课”。被广大师生形象地称为“吃饭喝茶看电影”思政育人方式,已成为独具青大特色的思政品牌。“吃饭”是指“校长午餐会”,“喝茶”是指“书记下午茶”,“看电影”是指“星空放映厅”。通过这种接地气的行为,更好地畅通了交流渠道,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反响十分热烈。学校还成立以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为主体的“青核先锋营”,发挥了很好的朋辈思政品牌效应。各级团组织依托志愿者协会,先后承担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奥帆赛、大运会、省运会等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打造了青大志愿服务的亮丽品牌。

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已初步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合力育人的新体系。全国优秀教师、基础医学院沈若武教授,坚持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在解剖学教学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以自身高尚的师德深深影响着学生们,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小武哥”。化学化工学院“网红”老师马兆立有着非凡的课堂魅力,教学中始终充满正能量,学生认为他讲授的“分析化学”课有趣又有料,既有“柴米油盐”,亦有“诗情画意”。纺织服装学院“男神”老师张春明,在“服装国际贸易”课网上教学中,融入国际国内社会热点,引发学生强烈共鸣,成为青大“云课堂”中的人气主播和新晋网红。

通过在实践中的积极探索,青岛大学已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思政育人同心圆机制。学校实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员”的思政育人模式,发挥协同育人作用。通过聘任“延学”辅导员和“保研”辅导员充实辅导员队伍;聘任近1000名一线教师常年担任班主任,每年提供近200万元经费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医学部组织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带队专家牛海涛、于文成、魏丽丽,以在线直播的方式,为医学部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特殊思政课:三位教授以援鄂一线的生死经历,结合高度专业化的分析讲解,让学生们对“医者仁心”的高尚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对特定群体进行精准帮扶,青岛大学建立了“四轮驱动型”的帮扶模式。学校不断完善形成“物质上帮助—能力上提升—心灵上关爱—精神上激励”的“四轮驱动型”资助育人模式,全面健全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师范学院2019级“轮椅女孩”蔡东晓,入学时学校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减免学杂费,给母女俩安排了“单间”宿舍,为其母亲就近安排了物业保洁的工作,还在宿舍楼、教学楼、餐厅等处加装了无障碍通道。对国家贫困专项录取的2019级286名学生免收卧具费和军训服装费。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专门设立30余万元的学生疫情防控特困补助专项和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慰问补助专项,分别对生源地为湖北省的全体困难学生、特殊困难学生和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导致临时生活困难的学生给予补助,帮助困难学生渡过难关。

在加强思政教育中,青岛大学坚持以文化人,以创建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为契机,全力打造文化自信。学校以“六好”校园为抓手,立足常态长效,始终坚持文明校园创建和“立德树人”同向同行,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山东省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早日建成新时代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同时,学校获批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原创歌剧《韩信》如期成功公演,实现了舞台艺术与数字化融合程度第一、歌剧舞台服装的精致华丽度第一和中国人第一部婚礼进行曲“三个第一”,有效激发了全体青大人的文化自信。

 

文章链接:http://www.sdjyxww.com/gjkbqyd/1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