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校长魏志强到“经管+”学...
· 2025级11668名新生报到!...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应邀出...
· 再突破!我校全球前1%学...
· 校长魏志强会见德国康斯...
·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
· 学校举办庆祝第41个教师...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慰问教...
文化学术
· 化学化工学院翟艳玲、郭...
· 物理科学学院李洪森课题...
· 物理科学学院本科生以第...
· 生命科学学院沙珍霞教授...
· 我校教学团队荣获中华医...
· 纺织服装学院博士生李明...
· 我校3位教师荣获2024年山...
· 我校入选山东省委社会工...
综合新闻
· 乌拉圭共和国大学Vanesa...
· 学校举行2025年来华留学...
· 审计处召开2025秋季学期...
· 离退休党委与滁州路社区...
· 青岛大学公费师范生赴郯...
· 党委发展规划部、发展规...
· 档案馆召开2025年秋季学...
· 图书馆召开2025年秋季学...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化学化工学院翟艳玲、郭伟伟团队在Angew. Chem. Int. Ed.发表研究成果

作者:李咏沙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09-17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谢桂仙在电催化还原CO2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3D Gas Diffusion Layer with Dual-metal Sites for Enhanced CO2Electrolysis to C2+Product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 Angew. Chem. Int. Ed.。该论文我校为唯一完成与通讯单位,翟艳玲教授和郭伟伟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我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谢桂仙(目前于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共同一作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志军副教授(负责理论计算部分),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2024年9月该生已在本杂志发表相关研究工作(Angew. Chem. Int. Ed.2024,63, e202412568)。



电催化转化CO2制备重要化学品具有碳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具有Cu-Ag双位点的三维GDE(3D-CuAg-GDE),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制备C2+产物。该电极在-0.88 V vs. RHE下实现了82.04%的C2+法拉第效率,部分电流密度达到565.18 mA cm-2,且在500-900 mA cm-2的宽电流范围内仍能保持近60%的C2+选择性。实验与理论分析表明,壳聚糖诱导生长的三维结构提高了活性位点利用率和CO2传质效率,其与CO2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促进了CO2的富集与吸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CO中间体能够从Cu位点迁移至Ag位点,有效降低*CO加氢活化能,促进Cu吸附的*CO与Ag结合的*CHO物种之间发生耦合反应。这项工作阐明了双位点协同作用对C2+产物生成的影响,并为设计高效GDE以实现安培级CO2电解提供了新的见解。

近年来,该研究团队致力于电化学材料合成与绿色催化,单原子仿生催化界面分子测量等研究领域,在学生培养、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2022级硕士研究生共8名,其中7名进入985高校攻读博士学位,4名获得国家奖学金,多名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1名获得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在高水平论文产出方面,2024年以来已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Science Bulletin、ACS Nano、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Nano Letter、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nalytical Chemistry、Chemical Science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