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再突破!我校全球前1%学...
· 校长魏志强会见德国康斯...
·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
· 学校举办庆祝第41个教师...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慰问教...
· 教师节前夕校领导看望慰...
· 新学期校领导深入教学一...
· 铸魂强师育栋梁 团结奋进...
文化学术
· 纺织服装学院博士生李明...
· 我校3位教师荣获2024年山...
· 我校入选山东省委社会工...
· 我校5项作品在2025年青岛...
· 自动化学院洪金植教授当...
· 我校首席教授李铎在第23...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服务...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广...
综合新闻
· 离退休党委与滁州路社区...
· 青岛大学公费师范生赴郯...
· 党委发展规划部、发展规...
· 档案馆召开2025年秋季学...
· 图书馆召开2025年秋季学...
· 学校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
· 我校顺利举行2025年新入...
· 2025年中德鲁巴友好省州...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纺织服装学院博士生李明在《自然 通讯》发表医工交叉新成果

作者:李明      来源:纺织服装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09-12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博士生李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Multi-biosensing hairband for emergency health assessment”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可穿戴汗液传感电子织物及健康监测应用,围绕高灵敏、高稳定传感纱线的一体成型技术开展研究,为构建实时生物传感系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策略。



血液分析是医学监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其依赖有创采样和大型分析设备,限制了紧急场景下的即时干预。汗液因分布广泛、富含电解质等生物标志物,且与血液成分具有临床相关性,成为无创监测的理想介质。然而,常规汗液传感器面临分析物浓度低且成分动态波动、样本采集受限、器件结构不稳定等关键问题,严重制约了可穿戴汗液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研究利用同轴湿纺丝技术开发了一种可编织的多模态生物传感阵列,用于实时、多路检测汗液标志物(pH、Na+、K+和Ca2+)和体温。制得的多模态传感纱线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具有多孔结构的传感纱线显示出比传统涂层纱线大200倍的表面积,从而促进定向汗水输送。集成式多模态生物传感发带包含信号记录、处理和无线传输组件,能够实时跟踪人体生理动态。这一创新设计具有用于远程医疗监测和紧急健康评估的潜力,为个性化医疗监测提供了新思路,使紧急情况下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图1. 用于紧急健康评估的多生物传感发带系统


纺织服装学院田明伟教授及青大附属医院于宁博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