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丽君 王滢
来源:
编辑:刘毅 编审:宋佐东
日期:2018-04-21 阅读:1
新闻网讯 4月18日晚,法学院院长董和平教授做客由浮山书院主办的我校第16期名师讲坛,以《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为题,与现场300余名师生一起重温我国宪法修改的历程,学习2018年宪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董和平首先回顾了我国宪法修改的历程,他谈到,2018年的宪法修改,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程序完成的,体现了高效、务实、成效大的特点。董和平说,本次宪法修改吸收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的理论创新、重大的方针政策,他重点介绍了对宪法总纲做出的两个方面的修改,一是将“党的领导”写入宪法正文,二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他说,这次修宪既是一次内容丰富、务实创新的宪法立法活动,也是一次全面关注、普及宪法的法治教育活动。修宪是宪法实现的第一步,每一个人都应树立起宪法至上的观念,满怀信心、积极参与,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民主、公正、法治、高效的宪法社会而努力。
董和平是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宪法学协会理事;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宪法学研究会顾问;青岛市法治青岛建设研究会会长、青岛市法治智库负责人。入选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库专家,山东省委法律顾问团成员,青岛市法律顾问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