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学校举办“湖畔问学”第一期

作者:卢文丽      来源:教务处      编辑:王沛然        日期:2023-10-09     阅读:1

新闻网讯 10月8日下午,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浮山书院)与全民阅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湖畔问学”。首期邀请我校国际关系系荣休教授、中国环境史研究拓荒者、著名翻译家侯文蕙先生与青年学子谈治学与生活,主题为《走·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侯深、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文彦、副教授于成参与对谈。

侯文蕙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勉励青年学子“走出去”、“读进去”。“走出去”就是不要局限于“一地,一时,一人”,而要走向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读进去”就是把阅读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从中外经典中了解人性,了解社会,会通古今中西,“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与谈嘉宾侯深从女儿的角度分享了侯先生对生活之美、思想之美、精神之美的毕生追求。于成从“技术哲学”的角度与侯先生进行对谈,谈到技术、机器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史研究提供了别样视角。张文彦谈到大学文脉传承的重要性,并向侯先生请教了如何把学术思想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

现场学子问学热烈,纷纷就“如何找到值得自己为之终生奋斗的志业”、“如何在学术研究中找到学科的联系性”、“如何平衡兴趣与专业的关系”等问题向侯先生及与谈嘉宾请教。问学结束,侯先生分别向学校图书馆和浮山书院赠送了代表译作《沙乡年鉴》和随笔集《松庐散记》,还向与会的每一位师生赠送《松庐散记》留念。

侯文蕙先生作为环境史研究学者,在中国环境史研究方面开创了“四个第一”,1985年第一个开设环境史课程,1987年第一个提出环境史概念,1990年第一个在外文期刊发表文章,1995年第一个出版环境史专著,近四十年来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的精神从事环境史研究和相关著作的译介,代表译作《沙乡的沉思》(《沙乡年鉴》别称)为国内权威译本,由不同出版社再版多次,被列入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系列,其中《大雁归来》、《像山那样思考》等篇章,因为意境深远、文采斐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还翻译了《自然的经济体系》、《尘暴》、《封闭的循环》、《荒野与美国思想》、《千里走海湾》等著作,架起了一座中外环境史研究的桥梁。

“湖畔问学”是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浮山书院)主办的全新学术系列,将陆续邀请众位先生大家同青年学子谈读书、治学与人生,传道解惑,构建课堂方寸之外和专业经纬之间的学术时空,传承青岛大学独有的教育文脉,营造师生从游、善问尚学的学术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