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5-12-20 阅读:1
传统专业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如何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文学院坚持不懈探索的课题。近日,文学院进一步推出“大写作”课程与汉语写作八级评价系统项目规划,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这是文学院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该学院强化办学特色、打造品牌、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环节。
写作不但是文学院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从2004年开始,文学院围绕教学改革在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中进行调研,收集整理了几十条意见,学院领导班子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研究论证,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决定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突破口,狠抓教学质量,以此带动学院的整体工作。
据该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写作”这一创新项目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写作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强调写作课的综合性;二是写作课深入到课余生活中,强调写作的实践性;三是写作课与管理相结合,强调对高质量“养成”状态的推动过程。这一项目包括对传统写作课程的术用化改造,潜课程、深度训练以及管理育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传统写作课过分学理化,术用化改造就是增强环境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建立练笔习惯,增大学生的写作量,以此达到质的提升。潜课程训练主要包括不低于十万字的学生个人文集、建立写作学会、创办《望海潮》刊物、扩大学生阅读量、背诵文选等内容。深度写作训练使各专业课教师都参与进来,与研修导师制相结合,让学生多写、多练。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公布自己的特长、研究题目或指导范围,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被优选的从三年级开始参与教师的科研,搞一些子课题,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题目写作,学生的文章如果正式发表,给教师奖励、给学生版面费,如果是学术论文,可以作为学士论文。管理育人模式主要是辅导员参与进来,带领学生进行与写作有关的活动,督促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真正使写作深入到学生的业余生活。
汉语写作八级评价系统是一种教学管理方式,将需要学到的知识与学生的水平划分为八个级别,每一学期一级,在偶数级上进行考核,它是以写作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主要创新内容之一,包括依据什么评价、谁评价、评价谁,如何评价、如何使用评价效果等内容,是大写作课教学的主导性文件。二级评价包括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数字化写作;四级评价,即专业写作,包括高级文秘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六级评价,即个性写作;八级评价,即品牌人才,以正式发表的文章、作品为标志。等级划分为学生确立了不同目标,防止学业倦怠,也使教学得到了优选根据,根据有限资源设定有限目标的原则,对特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实施这一项目需要很多配套措施,包括编写教材等子课题。有《汉语写作训练通用教程》、《文学写作训练教程》、《新闻写作训练教程》、《广告文案写作训练教程》等文学、新闻、广告、文秘专业分类教材,突出实践训练,注重学生的写作类型特长培养。此外还为学生提供文采性与经典性兼顾的包括哲学、历史、中外文学等各占一定比例的“精读美文著作50种”阅读书目。另外,选择20万字左右的精美短小文章与长篇片断编成《写作背诵文选》。
目前,此项目已作为我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学生刊物《望海潮》已刊印2期,反响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