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7-01-24 阅读:1
2006年岁末,我校又传两大喜讯: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被教育部正式评审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也是全省高校中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之一;我校“青岛市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除此之外,化学、物理、机械基础(含力学)、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等6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校级工程训练中心在去年建设完毕。这些分布在校区的不同位置、设施先进的中心,为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师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在2006年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成为一大亮点。2006年6月,山东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书记徐建培应邀在会上发言,介绍了我校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经验,证明我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走到全省高校的前列。
在2006年12月评出的第二批全国59个教学示范中心中,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山东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名列其中,共同实现了山东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的突破。至此,连同上一批(25个),全国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84个,分部在全国57所高校。因此,对我校来说,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成,实现了我校实验室建设历史性的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几乎所有考察或参观过该中心的各级领导和专家,无不对中心的建设发出由衷的赞叹。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视察该中心后说:没想到地方高校能建成这样好的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视察该中心后对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如此,在该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评审过程中,财政部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项目评审专家们对中心实地考察后,无不为之惊奇:如此小的投资,办成了这么大的事情,取得这么好的成果,确实体现了青大人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也许,这也正是其他兄弟高校纷至沓来观摩参观的主要成因所在。
领导重视 ,规划科学,目标明确,精心实施、规范严谨,是我校所有实验室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实验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学校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校党委和校行政始终从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按照学校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先后制定了我校十五、十一五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和建议,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了“先进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实验室建设原则,为又快又好的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决策保证。
为统一协调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资产设备处会同教务处、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室、后勤处等有关职能部门、相关学院和中心负责组织规划论证工作,经学校专家论证会通过后组织实施建设,在组织机构和分工上保证了建设工作的规范有序。
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科学规划、规范严谨的要求,本着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高效的原则,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认真组织专家、使用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出整体规划、建设目标及分步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招投标程序进行仪器设备购置工作,努力争取资金投入效益最大化,保证了仪器设备的高性价比,且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及配套设施建设严格把关,确保建设规范有序。
资产设备处綦明正处长介绍说:实验室建设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反映了校党政领导的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办学方针具体体现。
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有关部门、相关学院和中心团结合作精神,体现了建设者们强烈的爱校、兴校、强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是学校领导、相关部门、相关学院、中心负责人以及广大教师和广大工作人员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在实验室建设论证阶段,为了给学校和专家们提供翔实的决策资料,工作人员的足迹踏遍了省内外相关高校,对实验室建设规模、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室管理等进行认真的考察调研,然后根据校情提出意见和建议,供校领导和专家论证、决策时使用;在招投标过程中,各部门工作人员,以对学校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用好每一分钱,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佳的效益。招投标期间,他们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经常的,有时竟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现场用餐;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资产设备处等部门同志都到现场,和中心的教师们一起工作,经常牺牲节假日,夜以继日地参与安装、调试。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实验中心许多电源布线、网络布线都是中心教师们动手铺设的,不仅为学校节约了经费,更为未来的使用消除了隐患,充分体现了教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
一系列高水平实验中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我校实现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我校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