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10-25 阅读:1
10月25日上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姜文华教授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大文,校长助理、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附属医院院长苗志敏等的陪同下,来到附属医院考察我校实习学生的手术操作、内科查房、外科病历讨论等临床实践技能。
早晨8:00,姜文华教授来到附属医院,苗志敏院长代表全院医护员工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附属医院副院长董蒨汇报了评建工作整体情况。汇报结束后,姜文华教授在有关人员陪同下,到外科大楼先后考察了学生手术操作、内科查房、外科病历讨论。
在手术室,姜教授认真查看、指导了医学院2002级学生许晓光的手术操作。他仔细观察了他洗手、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消毒等全过程。见许晓光戴手套时先把手缩进隔离衣的袖口,待手套拿出后再迅速伸出手套进去,姜教授对附属医院这种别具一格的戴手套方式表示了极大兴趣,连连说:“这是个好办法,我又学了一招。”这一方法是附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常海玲在日本学习时学到的,后来在附属医院得以推广,其好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双手被污染。许晓光操作结束后,姜教授又笑容可掬地将他叫到办公室面对面讨论。他对我校学生操作熟练、遵守无菌操作规则、整个程序规范准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同时,他又针对洗手的力量与频率、刷子的拿法、穿隔离衣时手指的位置、消毒动作、时间控制等一些操作细节一一进行了纠正。
离开手术室时,见许晓光同学要回手术室继续手术,姜教授不失时机地考问:“回去以后再怎样上台?”许晓光回答:“先脱隔离衣,后摘手套,再换新的隔离衣和手套。”姜教授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离开。
在普外科病房,姜教授考察了学生谭海林的内科查体操作。叩诊、听诊、望诊等一步步做下来,姜教授在一旁认真观看,并不时在笔记本上作记录。查体结束后,姜教授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他说,学生查体的过程做得不错,熟练、稳、细,每个步骤都准确。尤其给他印象深刻的是,谭海林对脾的检查操作相当规范。他感叹曾在全国许多医学院校检查过教学,发现许多学生对脾的检查都存在错误,但我校学生做得非常正确。面对围坐在身边十几个学生渴望求知的眼神,姜教授毫无保留地就叩诊方法、操作规范、专业术语、操作部位、操作细节以及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认识等一一进行讲解。
最后,姜教授还与肝胆外科实习生坐在一起讨论病历,讨论了何为原发性胆结石、继发性胆结石,胆管探查的适应症都有哪些等。因为学识及实践经验所限,学生不能完全对答如流,姜教授非常理解,他幽默地说:“老师就是给学生挑毛病的,挑不出毛病的老师不是好老师,难不倒学生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同学们要多思考,不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跑,要辩证地分析老师说的是否正确,不要盲从。
虽然姜文华教授跟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仅仅一个上午,但他的平易近人、温文尔雅,他渊博的学识和严谨负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一个学者、师者和医者的风范,给我校医护人员和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几位学生共同表示,短暂的接触让他们从姜文华教授身上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