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十载耕耘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周五之夜”十年回顾

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11-08     阅读:1

10月27日晚,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周五之夜’十周年庆典暨访谈会”正在这里举行。校团委书记吴世珍、副书记吴绪永,曾经做客“周五之夜”的冯光廉教授、李广民教授、张树国教授、孙勇胜教授、热心听众代表及三百多名同学共同为“周五之夜”庆祝十周岁生日。访谈会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周五之夜”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引领校园文化的辛勤耕耘,还通过对嘉宾及同学的采访,总结“周五之夜”的经验、探讨“周五之夜”的发展。

百家争鸣传承文化精髓

1995年春,校团委、学生会充分利用学校综合院校学科群的优势,推出了“青大周五之夜”——社会文化新视野系列讲座。十年来,“周五之夜”在培育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开阔学术视野、启迪思想方面,不断为学子们提供富有内涵的学术大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成才。

“周五之夜”自创始之初就确立了“创办高品位学术讲座”的宗旨,以新视野为特色、以多领域为发展方向,始终坚持积淀传统与发展相统一;始终坚持面向同学,服务同学。每次讲座前都经过认真的调研,选择同学关心的话题,准备精品海报,配以生动的学者小传、讲座内容提要,为听众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每场讲座为同学提供和嘉宾的交流时段。“周五之夜”早已成为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欢迎的人文阵地。

原青岛市市长王家瑞、翻译家林少华教授、主持人白岩松、学者余秋雨、散文家耿林莽、诗人唐晓渡,还有杨沛然博士、刘墉先生、曹文轩先生等为“周五之夜”留下了深邃的思想;

“外籍专家系列讲座”邀请国外知名专家,采用英语讲座,让同学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动态,感受中外文化思想精粹。哈佛教授Quarter先生、瑞典诺贝尔奖评委Anders Zetterberg博士的讲座均受到了广大同学的好评;

“优秀企业家论坛”邀请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青啤集团总裁金志国、利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龚藻等多位成功企业代表为在校大学生介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动态等;

“国际国内形势报告会”就十六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国际政治的热门话题、以及中日、中美、巴以等备受关注的国际关系,组织专家讲座;

“治学与人生——我与学术大师有约”系列中,中科院院士张嗣瀛教授的《人生八十》让同学们感受院士风采、领悟大家风范;

“校长报告会”建立了学生与学校领导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校长夏临华教授曾亲自作客“校长报告会”,与莘莘学子亲切交流治学之道、为人之道、成长之道。副校长邵峰晶、谢俊霞、张铁柱、徐宏力等都曾莅临讲坛。

“周五之夜”还就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举办专题讲座。例如,“心理专题”曾邀请青岛心理协会会长毕希名教授等为大学生解决保持心理健康、调解心理压力等问题。

十年间,“周五之夜”累计举办讲座250多期,参与人数约十万人次,整理笔录上百万字。

同心协力构筑精神家园

今天,当大家翻开“周五之夜”厚厚的笔录本时,展现在眼前的,不仅是“周五之夜”十年辉煌的真实见证、学术中心成员的不懈努力,同时,更记载着学校领导、老师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广大同学的支持与厚爱。

学校各级领导及学校各部门对“周五之夜”予以极大的关怀和支持。校长夏临华多次莅临“周五之夜”讲坛,并曾通过“周五之夜”向青岛大学学子提出了“高尚的品德,完美的人格,良好的信誉,强烈的责任感。独立思考,理性思维,明辨是非,追求真理”的殷切希望。团委老师不仅从讲座选题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帮助解决举办讲座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联系社会知名人士、协调讲座场地,并多次到讲座现场予以指导。校团委书记吴世珍多次对“周五之夜”的定位予以强调:“‘周五之夜’是学生自己的学术品牌,我们要面向同学、服务同学,把握社会文化新视野这一主题,坚持‘高品位、新视野、多领域’,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才是办好‘周五之夜’的动力。”

许多教授十年如一日,对“周五之夜”给予极大的关怀,为“周五之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冯光廉教授每年的新生入学系列报告,被广大同学誉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李广民教授为保证讲座准时开始,完成毕业生论文答辩后连吃饭都顾不上立刻赶到学术报告厅为提前到场的同学答疑解惑;另外,候尚智教授的国际关系、国际文化系列讲座,陶明达老师的心理系列讲座都曾在同学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同学对讲座深刻的见解和当时的火爆场面记忆犹新。

每一期精品讲座的诞生都诉说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校学生会学术中心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故事的主角。选择讲座主题时,他们集思广益从同学中调研、向老师咨询;邀请主讲嘉宾时,他们的足迹踏遍学校乃至青岛市;申请场地时,他们多方协调;张贴海报时,他们不管春晓秋冬、无论寒冬酷暑都一如既往;现场大大小小的各项工作,从现场主持、笔录、迎宾、摄影、发放调查问卷、统计调查结果……面临困难时,他们一起出谋划策;工作任务繁重时,他们一人身兼数职;看到同学们满意的笑脸时,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2005级师范学院的宋茜,为了使郑守仪院士报告会顺利举行,跑遍了学校相关院系,最终在医学院老师的帮助下借到了三台显微镜,让现场的每一位听众在聆听院士讲座的同时,有机会看到真实的微观世界。学术中心的每一个成员唯一的信念就是“使自己的点滴工作为‘周五之夜’的发展尽到微薄之力”,“办好‘周五之夜’,为广大同学服务。

“周五之夜”的成功还是一届届学子大力支持的最好见证。2003级商学院的肖龙,自大一入学以来就从未间断过对“周五之夜”的关注;更让学生会同学感动的是他的记录本上整整齐齐的记录着每期讲座的详细笔记;他还在每期笔记后面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他告诉记者:“周五之夜”伴随我走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我将继续参加“周五之夜”、支持“周五之夜”。师范学院2006级教科系的任冰一入学就迷上了“周五之夜”,不仅如此,她主动加入了校学生会学术中心,成为“周五之夜”一名工作人员和忠实听众。

回首十年,汗水与激情交织成一片灿烂的星空;立足今天,青大人不变的学术信仰、不断的学术追求薪火相传;展望未来,百家争鸣的“周五之夜”讲坛定将绽放出更加炫美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