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芳菲 陈欣怡
来源:
编辑:李鹏
日期:2013-05-27 阅读:1
新闻网讯: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于5月24日晚做客浮山讲堂,在师范学院学术报告厅围绕“民国知识分子的不同梦想”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傅国涌以出生于1880年代至1900年代的民国知识分子的不同梦想展开,再现了在那个忧患丛生、动荡不宁的时代里宋教仁、鲁迅、胡适、章乃器等来自军界、政界、教育界、文化界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为民主自由的梦想而不断奋进的过程。
出生于1880年代的宋教仁在31岁时就提出了国民党由革命政党向普通政党过度的理念;1898年出生的鲁迅,用他最独特的讽刺为中国文学甚至中国人的灵魂带来深刻影响。出生于1891年的胡适提出“得寸进寸”的主张,具体阐释了一步步改造社会的思想理论,并赋予脚踏实地的时代含义。1930年代146位知识分子在《东方杂志》写下了各自的梦想,从各行各业的具体梦想到对桃花源、大同社会的追求,遗憾的是他们少有公民梦、法治梦。1940年代抗战结束后,章乃器、王芸生等知识分子又以不同方式展开了民国知识分子最后的梦想。
讲座最后,傅国涌这样评价为中国的自由、发展而奋斗一生的民国知识分子和他们的梦想:“同样的情感可以穿透时空,打动不同时代的人,这就是思想、这就是梦想的魅力。虽然他们很多人的梦想在自己在世时并没有实现,但他们都赋予了短暂的人生更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