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古怪的布老虎,形态逼真的丝网花,憨态可掬的脸谱娃娃、亦真亦幻的皮影......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2004级2班的最后一堂民间美术课上,同学们制作的富有民间气息的手工艺品摆满了讲台。看着同学们的收获,顾晓梅老师的脸上荡漾着欣慰的笑容。
下课了,同学们都在疯抢其他同学制作的工艺品,顾老师站在讲台上很是“心疼”。“我要的布老虎,你们快把布老虎还给我啊!”她和同学们一起“抢”了起来。
采访美术学院顾晓梅教授是个云淡风轻的下午,在她办公室的橱柜里,有各种民间工艺品,其中很多作品是学生亲手制作的。
顾晓梅197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81年调入我校任美术理论老师。2001年开始在美术学院开设民间美术课。
顾晓梅说:“民间美术课是我坚持要开的,我要充分利用时间让我的学生了解民俗文化,让民间的艺术通过他们一代代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它,热爱它,这样民间美术才有生命力。”在她看来民间美术不仅是一门课程,她说民间美术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中国民间艺术的审美取向是中国人审美价值的重要构成。开设民间美术课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口,使民族优秀的东西散发应有的魅力。
顾晓梅告诉记者,她在开设民间美术课之前就开始了对民间美术的研究,她有一个有关青岛地区民间美术研究的课题,多次到青岛周边实地调研、考察,研究的过程使她萌生了给学生开设民间美术课的想法。她说“我得抓紧时间把这点心得传授给你们!”让更多的学生学习民间美术,那么民间美术就会后继有人!
民间美术课没有现成的教材,顾晓梅下很大功夫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两周的时间内,既讲授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年画、刺绣、剪纸等民间美术类型的源流特色,赏析优秀作品。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要求学生临摹民间美术作品,通过临摹切实体会民间美术的特色,并要求学生在基本了解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试着动手设计制作民间意味的作品。课程进行的紧张、充实而有意趣。她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把人们认为枯燥的理论部分讲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像民间美术里传统纹样的解读,民间美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民间美术与端午节、重阳节传统民俗节日的关系的介绍等等,同学们学过后收获很大。学生的实践部分也在她的指导下搞的丰富多彩。
在顾晓梅的民间美术课上,无论多么有“个性”的学生都很“听话”。顾老师在专业上提出的要求,谁也别想“打折扣”!同学们都知道这位课余时间可以一起笑一起闹的“老朋友”,在课堂上是绝对“铁面无私”。有一次她给平面设计专业布置作业——临摹农民画,交作业那天,很多学生没在作业上标明作品的来源和作者,于是老师发火了,“临摹别人的作品一定要进行说明,即使是平时作业也必须如此,设计专业的学生要时刻以一个设计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否则,你们很容易‘侵权’”。她要求那些没按照要求标明作品来源和作者的同学必须查清楚并在作业上标明。同学们一开始很不理解,后来才明白严谨对一个设计师的重要性。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上我的课很“痛苦”,很紧张,可我就是有本事让你们喜欢上我的课。”顾老师说起这话来“不无得意”。
顾晓梅的民间美术课还开拓了同学们的设计思维。很多同学把民间美术理论运用到毕业设计和设计大赛中。在前不久举办的首届中国网通电话卡设计大赛中,平面设计专业的柯岱伟把民间布老虎的形象运用到作品中获得了一等奖。“顾老师的民间美术课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柯岱伟真诚地对记者说道。
对民间美术情有独钟的顾老师,还在学校里开设剪纸公共选修课。选修课上,顾老师通过课件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之花的剪纸,并要求选修的同学学习剪纸技艺。当堂示范,从最初剪个小动物、喜花、喜字,逐步形成的喜庆团花,一个个漂亮的剪纸作品在她的剪刀下栩栩如生,同学们被她的剪纸绝活所深深折服。个个动脑动手,一个学期下来,收获颇丰。
“顾老师寓教于乐,以幽默、风趣的方式把传统的民间工艺——剪纸带进大学课堂,给我们带来一种清新的民间风气,使我们对民族瑰宝有了新的认识。”
“喜欢顾老师的课,喜欢上剪纸,顾老师的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民间艺术殿堂的窗口。”
于是,在她的选修课上,出现了很多“蹭课”的学生;学生们通过她的教学和自己剪纸领略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实顾晓梅本人就是一名剪纸高手,与记者交谈中,她随手拈来一个纸屑,流畅灵动的线条在剪刀下如蝴蝶一般一只只飞动出来。顾晓梅从小就喜欢剪纸,在沂蒙山插队的生活让她更喜欢上了民间艺术,缝制虎头鞋、虎头帽、剪鞋样等都是她擅长的。顾晓梅的剪纸绝活一直鲜为人知,直到1999年我校举办了第一届女教师美术作品展,一组《中国足球凤先飞》在她的剪刀下呼之欲出。从此她一“剪”不可收拾,许多刊物刊登了她的作品,很多人认识了这位大学里的剪纸教授。她的剪纸作品曾多次参加展览,2001年顾老师的剪纸作品《花开四季》在法国里昂展览时得到好评。 在她的办公室记者看到这组剪纸,牡丹春燕,夏荷鸳鸯,秋菊长寿,冬梅喜鹊,构图讲究,古朴传神。她边教学、边研究、边实践,发表了《城市民间工艺品的特点及成因》、《丝绸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山东民间美术的中和之美》等多篇论文,专著《剪纸艺术》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谈及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发展前景,顾晓梅说,“将剪纸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相结合,来激发那些似乎已经被遗忘的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基因的活力,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也必定是现代中国人的内在需求。”
就这样,顾晓梅把发扬民族民俗文化的责任担到了自己的肩上,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传承民间美术,让被遗忘的民间艺术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