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三尺讲坛竞风流——记我校教学名师、国际商学院周升起教授

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7-05-16     阅读:1

周升起,教授,硕士生导师。我校环黄海经济研究所所长,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我校理论经济学硕士一级学科第二负责人,国际贸易硕士点学科负责人,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负责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和中国海商法学会会员,山东省国际贸易学会理事,青岛市WTO专家咨询委员会和青岛市贸促会委员,青岛市口岸专家组成员。

近5年来先后主持或主要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在内的各类科研课题16项,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上述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包括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山东省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内的各级奖励12项。

刚拿到周升起教授的资料时,着实被他的“辉煌”吓了一跳;初次采访教师更增加了笔者的忐忑。直到与他见面,周老师和蔼的表情,温暖的话语似乎有种力量,让你的心在不自觉地向他靠近……

周老师说他与“教师”特别有缘。1985年,山东省纺织工学院(合并组建新青大的四所高校之一)新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急需一批外语水平高的年轻教师来扩充师资力量。而就读于该院纺织工程专业二年级的他,凭借在省英语竞赛前十名的成绩,与其他三位同学被选中成为学校的后备教师。之后两年的时间,周升起以“准教师”的身份在当时全国三所经贸大学之一的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学习国贸专业。课上他通过多发言、多提问的方式增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课下他经常找任课老师请教教学方面的技巧与经验。

1987年7月,周升起回到了纺织工学院,开始了他真正的教师生涯。

1988年,青岛市政府根据国家关于加快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鼓励扶持出口创汇的措施和奖惩政策,整个社会对于国贸方面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面对外贸公司提供的约是普通大学教师工资7、8倍的薪水,以及经常有机会出国等良好工作环境的诱惑,周升起还是毅然决然地留在了校园。并且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干就是二十年。

他说:“如果当初成为教师,接触到国贸只是一种巧合,那么后来的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教师的职业,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专业。人总会有所追求,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需要的人才就是我的追求。”在周老师看来,教师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体会到成就感的同时,对社会也是一种责任和贡献。

正是因为这种信念激励着他不断在教学领域中拓展。他教授的课程由最初的“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到了后来的“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概论”以及“国际电子商务”等。课堂上,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案例中,讲述给学生,并经常以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最后进行点评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多媒体软件”到“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室”,他总是利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地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1998年,周升起预测到“国际电子商务”将成为国贸行业的发展趋势,于是他在全省高校中最早将“国际电子商务”添加到了国贸专业的课程中。

由于没有前例可以效仿,周升起只能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为了进行国际电子商务模拟实验,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模拟体验到真实的谈判交易,在那一段时间里,除了上课,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这门课程所需资料的搜集上。这是一件非常繁琐而且辛苦的事情,几乎每堂课都要准备数万字的文字资料,包括每个相关公司的背景,进出口产品相关资料,销售市场,管理流程以及经营理念等方面。所有这些都是周升起通过实地调研得到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省高校中首个国际商务模拟系统就这样诞生了。

有了精心的准备和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最终这门课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并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称号。在4年多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2002年8月,周升起主编的《国际电子商务》教材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正式出版。

毕业后的同学普遍反映,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很快地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在面对社会竞争时多了一份筹码。周升起则自豪地说,从自己手下走出去的学生,多了几分自信。

周升起还主张把人格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为此他经常在一些谈判案例中提醒同学们重视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例如部分西欧国家人民对绿色反感(二战时期纳粹法西斯军装为墨绿色),在谈判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尽量避免使用绿色。潜移默化中,同学们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明白了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

“听周老师讲课你会立刻感受到确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授在上课。他不仅能解决我们在知识上的迷茫,还时刻用他高尚的人格完善着我们的人格。”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上学期,国贸系2004级学生迟永慧等5名同学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为课题组队参加了“挑战者杯”全国创业计划大赛。然而“到哪里调研,如何分析调研材料,如何从材料中分析出问题”等一连串问题却让他们无从下手。于是他们找到周老师,请他做指导老师。当时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周老师常常工作到深夜,他竟一口答应了。

迟永慧告诉记者,周老师给他们列了一份详细的提纲,手把手地教给他们如何开展调查,如何写论文;无论周老师多么忙,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在约定的时间等着他们。不仅如此,周老师还给外经贸局、中小企业办、统计局等部门一一发去电函,帮助他们得到具体的数据。

“正是由于周老师的支持,我们已经闯入了学校的复赛。”迟永慧的脸上难以掩饰成功的喜悦。

周老师的热心让学生们跟他贴得很近,甚至连恋爱过程中的困惑都会向他去倾诉,在他们看来,周老师就像父亲。

最近,周老师正在带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我们听到了一个很有趣的说法:在国贸系毕业班里盛传着一句话,有两位教授的论文最难做。难到什么程度呢?不用说文章框架上的不足,就连标点符号都会被反复修改。周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升起认为,学术上的严格要求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生活态度。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他反复向学生强调,知识或者会过时,需要不断吸收借鉴,然而素质是一个人一生的形象,永远也不会变质。因此他总是鼓励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谈到对未来,周老师说他要把青岛大学的国贸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要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认识他的人都明白这并非豪言壮语,因为他早已踏上了通往理想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