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和梅 王彩云
来源:
编辑:宋佐东
日期:2012-05-02 阅读:1
新闻网讯:4月27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博士李晓虹做客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浮山讲堂”,为听众讲述“21世纪散文作家的精神守望”。
讲座从“21世纪中国各派散文作家的精神守望”和“当今散文写作中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李晓虹博士从“哲理散文作家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历史文化散文的现代意义与文化深度”“回归生命本体的军旅散文”“呼唤人间亲情的散文”“关注凡人小事、关注现代人的世相百态的散文”以及“反映人与自然的散文”六个方面入手,向听众介绍了哲理等各派散文家的代表作品和其坚守的精神:哲理散文家史铁生“零度写作”的观点和诚实、慎思的人生态度,山脉式作家张炜“守住不变”的希望,周国平对生命原命题的探索和对“丰富的单纯”的追求,王小波对“参差多态”、“智慧有趣”的追求;历史文化散文家余秋雨、王充闾对散文现代意义和人性深度的认知,等等。李晓虹用大量优秀散文从各方面对“精神守望“做了诠释,并指出:在很多人都用散文表达自己感情的时代里,提出这样一种追求和坚守就成为更有意义的事了。
李晓虹博士还只指出了当今散文中的问题:文体意识的淡化、泛化,离真正散文写作越来越远;庸俗化倾向不容忽视,缺乏美德、内涵,背离真实,存在信任危机;缺乏个性,追求时尚化。
互动环节中,李晓虹博士还就“怎样用散文让弱势群体受到更多关注”,“怎样追求文学中相对的绝对真实”等问题为在场听众做了解答。
李晓虹,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文学博士。著有《当代散文的审美建构》《中国当代散文发展史略》《中国现代散文论》等散文理论研究专著,发表《20世纪散文文体发展及其文化蕴含》,《论20世纪散文思潮》等研究论文和散文评论数十篇,独编或合编《中国散文年选》,《三十年散文观止》《中国最好的散文》《外国散文三百篇》等散文选本二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