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学院04级汽车机械工程系学生李伯乐于2007年年底完成了18万字的长篇小说《县长》,日前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当报社老师告知这个消息时,我们很是惊讶。文学院大学生搞创作成功的就鲜有,理工科学生写小说出版的更是少有听闻了。我们怀着好奇与钦佩采访了他。只见他不高的个子,朴素的穿着,利落的平头,厚厚的方框眼镜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整个人看上去刚毅朴实果决。
李伯乐出生在聊城莘县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家里除双亲外还有妹妹和爷爷奶奶。在这个虽不富裕但很温馨的大家庭里,李伯乐早早就懂得要承担作为一个长子长孙的责任,养成了坚强独立的个性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初中毕业后,他进入一所普通中专学习机械工程,在那里,大部分同学打算毕业后在县城里找份糊口的工作,然后娶妻生子过一辈子。可是从小心怀大志的他不甘心于这样的生活,经过两年的努力,2004年,他通过对口高职考试,以641分考入我校高职学院,成为我校第一批高职本科生。
伯乐说:“上大学我有更曲折的路程,所以我很珍惜大学生活。青大为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图书馆,博学的老师,良好的校风。这一次出书,学院也是全力支持,我很感激学校和老师们。”跟许多同学一样,李伯乐的大一就在懵懵懂懂中度过了。“可是慢慢的新鲜感过去了,心里总觉得很空虚,强烈的要做点什么的念头促使我拿起笔开始写作。”李伯乐笑道。说干就干,大二开学后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直至07年年底,他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电子稿。
“有空在电脑面前坐下写就是了,后来慢慢写得多了,已经写过的就成为继续写下去的理由之一了。”如果自己有电脑,伯乐要坚持下来似乎也不是很难。可他直至今天也没有自己的电脑。这些稿子都是在实验楼机房里完成的。东校区实验楼机房里的电脑主要是供上课使用的,很多时间都有课,假期也不开放,并且里面大部分电脑并不能接U盘。在这些不利条件下,李伯乐从来都没有放弃的念头。电脑能插U盘就保存在盘里,不能接U盘就保存在自己的电子邮箱里。假期本来是写作的黄金时间,因为还要打工以补贴家用,所以小说只能见缝插针地写。“那些传菜促销包装之类的工作并不耽误构思,想到哪里,随手在草纸背面甚至纸片上记下来,等到开学再到机房整理出来。就是费用上有点贵,每小时8毛钱看似不多,可是仔细算算,我这两年半只在这一项上就花了接近2000块钱,够买一台二手电脑了。”谈到这里,原本表情有些严肃的他呵呵地笑了。
2008年开学后,没有任何有效关系的他用最笨拙的办法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