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10-11 阅读:1
应文学院新闻系邀请,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刘畅和杨得志分别于9月24日和25日,以《在社会转型的风雨中守望——一个中国记者的光荣与梦想》和《梦想 激情责任》为题,回答了同学们关注的记者操守、公众权利以及怎样守护自己内心的纯净等一系列问题。
刘畅是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和第1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得主,曾被评为“抗非典十佳记者”,曾作为访问学者到香港中文大学交流。2002年,刘畅写下了《揭露繁峙矿难真相的日日夜夜》,这篇报道至今还被列为许多大学新闻系的指定“读物”。在近三个小时里,刘畅将大家带回了报道现场,在座的每个人都为他敢于揭发新闻同行收受贿赂的不法行为,敢于同当地政府周旋,敢于在打手的跟踪和监视下,巧妙地保护新闻源和自己的正气和勇气所折服。刘畅说一直有两种信念在影响着他,一种是“记者应该影响今天”,一种是“记者应该在现场”。
杨得志于2002年被评为团中央直属机关10名“新世纪杰出青年”之一,曾获得2004年南方周末传媒大奖。他主要以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照片展开了演讲,1998年刚入中国青年报时,他主动请缨采访被“世纪洪水”围困的大庆油田,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报社唯一一张拍到决口现场的照片;2000年,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穆朗玛峰,他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掠影;2001年,他的相机见证中国入世这一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