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院部动态>>正文

心牵纺织,情系青大——记纺织服装学院曲丽君教授

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11-29     阅读:1

新闻网讯 曲丽君,纺织服装学院教授。我校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市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带头人,山东省、青岛市“纤维及纺织品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1985年于原华东纺织工学院毛纺专业本科毕业来到山东纺织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前身)任教;l991年于原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博士学位;她于1996年9月获荷兰政府奖学金、国家教委公派,赴荷兰著名的ATO-DLO研究所访问研究一年。她主持完成的教育厅项目“切断麻类脱胶漂白新工艺研究”,首创碱氧一浴一步短流程(碱氧法)麻类脱胶新方法,专家鉴定其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先后获得“2003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香港桑麻基金纺织科技二等奖”、“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她还获“2005年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曲丽君依然记得十年前的那个盛夏。那年她正在荷兰做访问学者,一天,荷兰国家著名研究所ATO-DLO的课题组组长敲开了她宿舍的门。 “我代表荷兰的ATO-DLO真诚地请您留下来,没有您,我们的项目进展不顺利。”接着,这位组长给曲丽君列出长长一串待遇,包括给她提供高于国内十几倍的工资待遇,以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条件。 那一年荷兰同瑞典签订了麻纤维在造纸行业的应用项目,但由于荷兰是一个纺织人才紧缺的国家,所以这一项目启动后半年都没有进展。恰巧曲丽君带着她在纺织领域的高深造诣来到这里,让这个项目的技术难题半个月便得到实质进展,在研究所传为佳话。 面对眼前这个欧洲人的盛情邀请,沉思片刻,曲丽君坚定地吐出几个字:“我必须回国,那里有我的祖国和学校”。 “要不先请您的丈夫和孩子来荷兰看看,再做决定?” “不必了,谢谢您的好意。”半年以后,曲教授又站在了纺织服装学院她熟悉的讲台上,这一站就是十年。 采访曲丽君的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坐在她的办公室里听她把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像是在听一段传奇。我深爱着我的学校 “其实在荷兰那段经历只是我‘婉言谢绝’经历中的一次,这些年我谢绝过很多国内外学校的邀请,最近的一次是放弃了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做博士后的邀请。因为我觉得自己确实离不开这所学校。”曲丽君说得很平静。 曲丽君多次说到自己欣赏我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办学思路,“感觉这所学校的每个人都在为学校更好而努力,青大正在走向世界,我在这里做事很快乐。”还有一个原因使曲丽君眷恋青大,那就是由她首创并保持世界领先的碱氧一浴一步短流程(碱氧法)麻类脱胶新方法,是在这里研制成功。她说自己离开了这里的办公室,“就好像离开了一种精神”。说着,曲丽君回忆起了那段研究“碱氧法”的艰辛时光。 受到在荷兰研究的“造纸业利用麻纤维”这一课题的启发,回国后,曲丽君和她的研究生团队开始了“碱氧法”的实验。“当时也没有想到最终要世界领先,只是觉得走一步是一步,但不能轻易放弃。”曲丽君平淡地说。 “由于暑假没有教学任务,可以有较长时间做实验,所以我们的研制主要在夏天进行。” 曲丽君说,那些年的夏天,她基本是在省内外纺织企业的实验室里度过的,那里是她“碱氧法”研究并应用于实践的场所。有段时间,曲丽君在泰安的一家韩资纺织工厂的车间里实验。泰安的夏天很热,加上车间里纺织用的热蒸汽弥漫,使得室内气温整日达到四五十摄氏度,而曲丽君在里面一呆就是一夏天。 还有一次,曲丽君冒着酷暑在省外奔波多日采购原料。回青岛的那个夜晚,身上一前一后背着的两个装原料的大包,再加之长时间的旅途疲劳重压着她,她疲惫而又有些憔悴。在自家的楼道前,她恰巧碰到一位同事,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呀,曲老师,刚旅游回来啊?”曲丽君说这件事她之后感慨了许久。 “碱氧法”的研制成功大大缩短了麻类脱胶生产流程,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6道工序,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和能耗。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第83届、2005年在美国举行的第84届世界纺织大会,今年在韩国召开的2006年世界纤维大会上,曲丽君都做了大会主题发言。 探索的路没有止境,曲丽君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研究领域与深度,并在学校的支持下协助课题组一起2005年成功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全国纺织界来说非常难。该项目的申报成功,在青岛大学则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就连中国著名的纺织专业院校也很少有申报成功的。”曲丽君为我们介绍,纺织专业研究还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电子等多学科,为了申报此项目,她还自学了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 无怪乎,曲丽君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就。 我深爱着我的学生 采访曲丽君的时候,她身后的电脑上光标在不断闪烁,那是她为学生们编写的《纺织服装贸易函电及模板》(英文)的稿件。这本即将付梓的书稿是国内第一本纺织服装贸易函电方面的英文教材,它耗去了曲丽君一年多的业余时间。 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纺织学科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纺织服装学院设立了“纺织贸易方向”以后,曲丽君结合自己在国外多年的学习和学术交流经验,积极促成我校《纺织外贸函电》、《纺织经贸英语》等纺织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开展,她还在课堂中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Case Study(案例学习)。曲丽君不时说出的几句英语,地道的美音让学习英语专业的记者大为赞叹。 “曲老师的课形式多样。比如教授纺织贸易函电时,曲老师会采用请同学到讲台上对话,表演纺织贸易过程的形式,这让同学们有实战感。到了大四,曲老师的课堂依然坐得满满的。” 2003级纺织工程6班刘玉成同学说。 “我们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100%!以前我们学院的毕业生多是在车间从事基础工作,而这些年大多数毕业生是去做纺织贸易,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更加适应全球一体化贸易发展的要求。”曲丽君说。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纺织对外贸易占总对外贸易额的18.26%以上,懂纺织贸易、英语好的人才是现阶段各大纺织服装企业奇缺的。 在课下,同学们愿意找曲老师借书、交流,探讨专业学习和咨询出国知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曲丽君和同学们一起聊天交流的场面。“前几天曲老师还和我们坐在一起聊毕业,聊人生,那是心与心的交流。”曲丽君的学生们告诉记者。 曲丽君还会在道德修养方面言传身教,她认为大学教育不能像保姆一样,而应该把精力多放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方面。她下课时从来都是主动把自己和周围无课教室的灯关掉,每当她听到看到教学楼里有水管漏水都会打电话到维修部门。“看到浪费东西我心疼。”曲丽君说。 曲丽君有个10岁的女儿,闲暇时她愿意陪陪孩子。谈到女儿,曲丽君动情起来。当年飞往荷兰的航班起飞的时候,女儿才出生5个月;研究“碱氧法”那几年,别人家那么大的孩子都缠在妈妈身边,而她不仅平常科研教学忙,一到暑假还要在外地做试验……虽然工作忙,但闲暇时她喜欢旅游、健身、听听音乐、布置布置家,“让生活有点情调”。生活中的曲丽君很简朴,但在国外参加大型学术会议和交流时,曲丽君却会非常讲究,穿着庄重典雅,落落大方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最近,曲丽君又喜欢上了跑步,她说她每天清晨都要围着操场跑几圈,因此身体还不错。“我要用强健的身体为国家多做些事。”曲丽君说得很实在。 现在,曲丽君依然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奔波,她新近研制的“龙须草新纤维”已经有很大进展。“我一直在努力,我要不断努力。”曲老师说得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