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院部动态>>正文

我眼中的明尼苏达大学

作者:刘雅萌      来源:      编辑:报社        日期:2010-04-27     阅读:1

来美国也有两个月了,在明尼苏达大学度过了最初的环境抵触期,现在已经开始适应这里的环境气候以及周围的人文风情。

来美之前,受影视以及许多言论的影响,一直以为美国是个开放自由的国度,甚至在某些方面让身为传统中国人的我们无法接受。但是真正身置这个国家,且随着与老师寄宿家庭的交流加深,慢慢对这个国家,这种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感觉到了与以前认识的差异。

我感觉这里尽管有着言论自由,但所有的事情都是基于诚信,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在这里难以立足。这种诚信在日常生活、课堂教育中都有全面体现。例如在开学的最初,第一堂跨文化交流课上,讲师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些关于课堂的要求,其一是关于诚信考试,一次作弊被抓给予警告,第二次开除学籍;其二是关于学术报告的引用:我们每个星期都会有一篇学术日志,记录身边的现象,联系文化差异,谈自己的感受。讲师对文章的要求是,如果要引用的别人的语句,必须予以说明,写明出处,否则被认为是剽窃。其实这些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在国内,老师们对学生也有此种要求,但我们好像并没有对老师的话作特别重视。但是在这里,不重视,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一系列的惩罚,必须让我们高度重视。

明尼苏达大学的课堂,与国内有很大不同。每天只有两到三个小时的课,但是课后要给予两倍的时间去完成作业,进行更深入地学习,这种学习真的是就要全凭自觉。我们的课程包括跨文化交流、英语听说课、社会实践以及文化体验。我最感兴趣的是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每个周四,我们都会到当地的小学做志愿者,在那里教小学生算术,帮助他们阅读。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不仅可以学习英文(与老师交流),也可以学习怎样在现实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个周五我们都会有文化体验课,至今,我们已经参加过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参观当地的教堂政府机构,观看游行,以及到明州北部的短期旅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Feed our starving children(为海地的儿童打包食物),在准备食物之初,我们观看了关于海地儿童现状的录像,那些饥饿的孩子们,那种迫切渴望食物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我。我看到这里不分年龄的志愿者,小到初中生,大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被感动了,我们从内心决定要为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保持着热情,心里想象着孩子们吃到这些食物的场景,感到特别有动力。

我们还对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采访,采访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生活,这是英语作业的一部分。但是当适应了这里的学习氛围之后,已经不把她当做是一种作业,而是有了强烈要全面了解他们生活的愿望。也真正的想要融入到这种新的生活中。我了解到这里的学生不仅注重课业学习,他们也把许多的关注力放到了社会生活实践上,在social experience和academic life上做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这是我感到特别羡慕和佩服的地方。课本上的知识,加上社会的实践,会更好更深地的理解。我的采访对象特别强调:在这个地方,必须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能盲目,否则生活没有了目标,就没有了意义和动力。

我深深感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会发现很多与国内的不同之处,应该说各有千秋,汲取其精华,加上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熏陶,我们会更加充实完善自己,在异国他乡为我们的大学生活增添色彩,让我们的青春年华更加鲜活生动。

(作者单位:国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