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院部动态>>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救助崔汝波同学纪实

作者:学院团总支      来源:      编辑:宗国        日期:2011-04-26     阅读:1

曾经有一段时间,信息工程学院2009级软件专业学生崔汝波同学走入了人生的最低谷,由于视力不断下降,他无法看清楚教师写在黑板上的讲义,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地下滑,面临降级的危险,更让他忧心忡忡的是,他的视力已经差到了几乎失明的地步,由于生活都难以完全自理,将来找工作更是难题……就在崔汝波最无助的时候,学院的老师们发现了此事,经过与岛城媒体的联系,众多的爱心向崔汝波涌来,他接受了免费的康复治疗手术后,视力已经开始恢复。“老师同学及社会上的众多热心人给了我光明和希望,这种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崔汝波同学这样说。

一份降级试读通知书引发的讨论

3月20日,按照学校要求,信息工程学院开始对本学期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学籍变动处理。在逐个与相关学生谈话之前,团总支召开了学生干部会,试图从侧面了解所涉及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和可能导致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在这次会议中,2009级软件专业学生崔汝波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由于四门功课不及格,崔汝波将受到降级试读处理。

“崔汝波平日学习非常努力,他之所以成绩差,是因为他的眼睛有高度近视,根本看不清黑板,读书需要趴在书本上看,用电脑更是如此。”2009级软件1班班长张照虎焦急的解释着:“这么努力的同学现在面临降级,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可能,学校能不能撤销他的降级处理决定?”

竟然还有这种事?老师们感到非常震惊,他们立刻找来崔汝波询问详情。21岁的崔汝波来自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红路村,父母都是靠种地谋生的农民,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从小我的视力就不好,家乡医疗条件差,家里经济状况也不宽裕,也就没带我去治疗。”面对老师的询问,崔汝波还有些腼腆。“听说我这种病没法子根治,想要缓解病情,需要花一大笔钱,家里根本负担不起。”崔汝波的妹妹在云南农业大学读书,弟弟视力状况和他相似,也患有高度近视和弱视。

“这种视力条件,你是怎么学习的啊?”老师们赶到有些疑惑。“勤能补拙,以前,在读小学及中学高中的时候,我大多都是看着课本自学的,而现在的功课难度太大了,教授的讲义我根本看不到;用电脑的地方很多,我趴在电脑跟前也看不清,所以功课有些赶不上了。”崔汝波说,他在读书的过程中花费同龄人几倍的时间来学习,但进入大学之后,这种靠完全自学的办法开始行不通了。

\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老师们向学院领导做了汇报。信息工程学党总支书记、院长潘振宽、党总支副书记杜荣、副院长杨厚俊、团总支书记于文洁和辅导员修宁宁针对崔汝波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经过讨论后,老师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立即让崔汝波同学到医院进行检查;二是根据诊断情况,想办法帮助崔汝波治疗;三是协助崔汝波转入偏文科性质、使用电脑较少的专业学习。

媒体搭建爱心桥梁

经过简单的眼科检查,崔汝波的双眼均患有高度近视和弱视,且视网膜有穿孔,进一步发展将会视网膜脱落最终失明。“一般治疗手段只能减缓眼睛的进一步恶化,如想彻底治疗需花费5万元左右的医疗费。”医生的话让崔汝波和陪同的老师们心里都沉甸甸的,毫无疑问,这笔巨额的治疗费用对于崔汝波贫困的家庭条件而言是根本无法承担的。

怎样能帮助崔汝波,让他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这成了团总支书记于文洁的心事,即便是回到家中后,于老师也是念念不忘此事并跟丈夫说起了此事。于老师的丈夫徐勇是《青岛早报》热线部的主任,他闻听此事后,感觉到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来帮助崔汝波,于老师在跟学院领导反映了此事后,大家认为可行。随后,《青岛早报》热线部主任徐勇亲自带着记者对崔汝波进行采访,并于3月31日发表了题为《一纸退学通知书牵出揪心“隐情”》的报道。

报道刊出以后,许多热心市民拨打早报热线表示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崔汝波接受手术。市立医院的于海波副主任更是表示愿意为崔汝波免费进行细致的全面检查,根据病情进一步治疗眼睛。4月1日,于文洁老师与记者陪同崔汝波来到市立医院眼科做了详细的检查。为崔汝波做了角膜地形图、眼压、眼底、裂隙灯检测后,于海波副主任介绍说,由于崔汝波不仅是超高度近视还是弱视,能做准分子手术的几率微乎其微。“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在上海有人成功做了人工晶体植入术,有可能会帮他缓解病情,但是手术费用是巨大的。”听到于主任这样介绍,本以为能够获得治疗的崔汝波和老师们都有些失落。想想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崔汝波感到非常茫然。

媒体接力救助贫困学子

然而援助行动和来自社会的爱心并没有到此画上句号,《青岛早报》也在持续报道此事,关注着事态的进展。4月6日,信息学院团总支意外地接到一个来自浙江“华福慈善基金会”的电话。基金会的负责人周忠德先生告诉老师们,温州《都市快报》转载了《青岛早报》关于崔汝波的报道,在了解到崔汝波的情况后,对方提出想要一份崔汝波的病历,他们会帮助联系全国治疗眼病很有名的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如果专家分析病历后认为可行,我们基金会将联系国内专家为崔汝波做手术,而且我们将负担全额的手术费用。”周忠德先生说。

学院立即将崔汝波的病历快递到了温州,在收到病历的第二天,周忠德先生再次与学院取得联系,并带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崔汝波的眼睛可以治疗!”他们希望学院尽快安排崔汝波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接受手术。得知这个好消息后,崔汝波非常激动,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也为他感到高兴。远在云南的崔汝波父亲得知儿子的眼睛可以治疗的消息后也激动不已,在电话上连连对媒体、学校和社会上的好心人表达着感谢。

4月11日,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杜荣的陪同下,崔汝波踏上了青岛开往温州的火车,他们来到浙江华福慈善基金会联系的温州医学院,与崔汝波的父亲会合。次日上午,医院为崔汝波进行视力检查。 据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副主任医师俞阿勇介绍,崔汝波右眼近视2100度、散光125度,左眼近视2300度;双眼玻璃体混浊、后巩膜葡萄肿。“他的眼底病变很明显,如不及时治疗,今后很可能近视度数更深,视力更差,且有视网膜脱落的可能。”经过会诊后,俞阿勇介绍说,他们确定分两步走的手术方案,先是通过手术加固病变的后巩膜;而后再通过植入晶状体来消除崔汝波的近视。14日上午9时,医院为崔汝波成功实施了手术,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后,才能进行第二步手术——植入镜片恢复视力。

\

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眼蒙纱布的崔汝波坐在病床前,等待手术开始

\

俞阿勇解释说,第一步手术后再将一个类似近视眼镜片的晶状体植入眼球内,替代近视镜,这个永久性“近视镜”可以帮助崔汝波恢复视力,如果成功,他的视力可以恢复到1.0以上。 21日上午,崔汝波的眼睛拆线了,经检查首次手术非常成功,大约在5月中旬,崔汝波将接受二次手术。由于温州的生活费用高,在等待二次手术的时间,崔汝波想回到学校学习。“我想准备参加6月份的英语四级考试,我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崔汝波在打给学院老师的电话里充满了笑声。

对于未来,这个坚强的学生又多了几分信心,让他更为感动的是,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及他本人的意愿,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们已经协助他转入我校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继续学习。“我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崔汝波激动地说。

相关信息:

“明眸工程”——华福给我一片光明

华福慈善基金会于“5.12”地震发生后筹划成立,并在6月份获得了省民政厅的正式批复,该基金会是由郑胜涛、郑晨爱等20位温州企业家共同捐资成立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目前已确定了助学、助残、助医、助老、助灾五大援助计划。

“明眸工程”是华福基金会参与支持,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具体实施的一项慈善扶贫工程,旨在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患者重见光明,提高中西部地区医疗机构眼视光诊疗水平。崔汝波的家乡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是白内障和各种眼疾的高发地区,也是“明眸工程”的协议帮扶市。据基金会周忠德先生介绍,他们已经帮助昭通地区的几百名患者进行了眼部疾病的治疗。

媒体大接力——

在得知崔汝波的困难之后,多家媒体大接力,使得崔汝波的情况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最终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其中,《青岛早报》最先在3月31日发表了首篇报道《一纸退学通知书牵出揪心“隐情”》,并于4月1日、4月7日、4月11日和4月15日进行跟踪报道;《杭州都市快报》转载了《青岛早报》——《一纸退学通知书牵出揪心“隐情”》的报道,《温州都市报》于4月1日转载了《杭州都市快报》前一天的报道,引起了华福基金会对崔汝波情况的关注,在4月11日和4月15日《杭州都市快报》、《温州都市报》都进行了追踪报道。另外,青岛新闻网、浙江在线、凤凰网、新浪网、《温州人》杂志、温州电视台等媒体也对这一事件做了转载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