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院部动态>>正文

杨凤霞:带着梦想起飞 

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4-07-07     阅读:1

2004年5月的一天,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复试现场。场外紧张等候的同学意外听到场内传出一阵阵轻松的谈笑声。刚刚进去的叫“杨凤霞”的女孩子何许人也,竟然让一直严肃的评委高兴得笑了起来?他们只知道她是今天众多面试者中唯一的女生,是来自青岛大学的大三学生。

杨凤霞轻松地走了出来,她相信自己一定会被录取!如同一只一直在拼命朝前奔跑的小鹿,跑到了一片水草丰美的芳草地,她可以稍作休憩了。喘息之际,杨凤霞回眸凝望自己跑过的遥遥路途……

带着高三课本读大学

2001年9月初新生报到的第一天,青岛大学理工学院数学系女生宿舍里,刚刚踏进大学门的女孩们像喜鹊一样兴奋地说笑不停。让她们不解的是,有一个女孩竟然一言不发地在角落里专心看书,偷眼望去,她手里拿的却是高三的英语课本。那女孩就是杨凤霞。

事情还要从三个月前说起。高考前几天,菏泽市鄄城一中的杨凤霞和同学们一起正在准备高考前的最后冲刺。当初入学时,她是以全校第八名的成绩考入鄄城一中,入学时定下的高考目标是清华、北大。三年的刻苦学习让她的成绩在年级的排名上遥遥领先。不料,命运跟这个勤奋聪颖的女孩开了一次残酷的玩笑。就要上战场了,她却胃炎急性发作。高烧不止、头晕目眩的杨凤霞挣扎着坚持考完三天。考试肯定是砸锅了,高考结束后,她把自己关在家里闭门思过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她回想自己的求学道路,追溯自己走的每一步——

刚入初中的一个晚自习上,活泼好动的小凤霞和邻桌说话时,被班主任魏明伦逮了正着。恨铁不成钢的魏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了她40分钟。回到借宿的姨妈家她痛哭到深夜。那天夜里,她写了一张自勉的字条贴在床头,从此每夜都要读一遍,告诫自己要成为最优秀的学生,让老师刮目相看。事后她才知,这是老师的激将法。

那次挨批是她的重要转折点。从那天开始,她变成了一个“学习狂”,并把重点放在代数上。每次课前她都预习,超前老师的进度很多;她找来所有能找到的数学资料扩展知识面;即使上课的内容早已掌握也要认真听讲,学会借着老师的提示让思路举一反三;一天几次“过电影”,每天晚上回顾、清点一天中学到的新东西……就这样,她欣喜地发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数学世界,这里有无穷的宝藏可以追寻。

初中三年的每天夜里,下了晚自习后杨凤霞都要在姨妈家学习到深夜12点半以后。高中住校,晚上学校严禁点烛夜读,有一次她加班学习还被老师抓住罚站一堂课。一分汗水,一分成绩。初中三年里,每次考试她都是第一名,以致老师和同学们都只会关心地问:这次谁是全年级的第二名?

虽然已被青大理工学院数学系录取,杨凤霞还是决定复读,为了自己心中的北大数学系,为了家长、老师、同学们对她的期望。

这就有了入学第一天她就啃高三英语课本的那一幕。

决心大三考北大

2001年国庆节刚过,杨凤霞接到家里的电话,被告知因档案的原因,她已不能回去复读再参加高考了。放下电话后她躲在厕所里哭了很久。擦干眼泪,倔强的杨凤霞毅然决定提前考研究生,大三就考,考最好的,考北大!

要在三年内修完四年的学分,还要在三年内把北大数学系的教材吃透,这谈何容易!

这是异常艰苦的三年。杨凤霞像以前一样认真听课。可是她发现,有许多题还是不会做。这时,从初中起就培养的自学能力帮了她的大忙,她把校图书馆里的数学参考书都借来看。课下与老师探讨问题成为她的习惯,她因此经常忘记了时间。

每晚22:45后,她们的宿舍楼走廊昏暗的灯下总有一个身影准时出现,那是杨凤霞。她总是在熄灯后到这里看英语背单词。三年下来,她的收获是英语四级87分、六级75分,代价是视力急剧下降。

杨凤霞就像一个精确的闹钟,晚上12点以后睡觉,早上6点就起床。每天早上,住在北院的杨凤霞故意绕远道去东院较远的餐厅吃早饭,然后到西院的一个教室学习,这是一天中她唯一的锻炼放松的时间。考试时她就更忙了,同学们可能几天考一门,她却要常常一天考两门。大二下学期是她的关键期,各基础学科几乎都要结业了。杨凤霞分外辛苦,她的体重骤然下降了10斤,一位老乡见到她心痛得掉了眼泪。可也是这段时期扎实的基础学习给她的顺利考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有身心困乏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这时杨凤霞就拿出她的“独家秘笈”,默念孟子的语录:“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两遍后她立即会精神大振。

三年后,杨凤霞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毕业考试她各科平均95分;在强手如云的考研对手中,大三的杨凤霞,以378分的成绩被北大数学系录取。

我很富有我很幸运

杨凤霞出生在菏泽鄄城的一个乡村里,全家四口人只有三亩多薄地。凤霞小时家里经常要借粮吃,全家的收入只有靠父亲到各地建筑工地打工。尽管父亲大半年都在外辛劳,一年也只有两千多元的收入,还经常拿不到工钱。

凤霞初中时在校吃饭,总是背去粮食换饭票,日日三餐吃妈妈腌的咸菜。学校的菜只要3角钱一份,但她从未买过。高中时在奶奶家吃饭,懂事的她从不麻烦奶奶热饭,总吃凉饭让她落下了胃病,有时甚至疼痛难忍。

到大学报到时,为她带的7000元钱家里几乎借遍了亲朋好友。大二大三她共贷款8000多元。她说,选择提前考研除了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外,也是想省下一年的学费。

可是如果你见到过杨凤霞聪颖明亮的眼睛,领略过她过人的自信,你就会认同她的话:我很富有,我很幸运。

——家境的贫寒有时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很小的时候,小凤霞就把父亲的话刻在心里:好好学习,要有出息。读了大学,每次回家看到辛劳的父母,就如同充电,获取了无穷力量,这让她暗下决心:我要好好学习。

——初中时的班主任、数学迷魏明伦被杨凤霞视为启蒙老师,他的激将法挖掘出了她的数学天赋,把凤霞带进了迷人的数学王国。

——她庆幸自己大学遇到了好多恩师:数学系主任田致远、概率老师张丕、辅导老师高花……

——在一些人看来是枯燥的学习,对于杨凤霞来说却是上苍赐予她的快乐,她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从初中到大学,她一直是同学们的热情的小老师,解答同学们的难题成了她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她的刻苦和真诚换来了同学们真挚的友情,这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一位初中的女同学在北京打工,经常寄钱资助她。去北京复试时她找到这位女同学,才知道她的收入其实很低。看到她那艰苦的生活,凤霞泪水都流了下来。

北大录取需要毕业证书原件,但按规定必须在五天之内还清8000多元的贷款才能拿到毕业证。她几乎绝望了。她知道家里已无钱可借。宿舍里的同学得知后,决定大家凑钱,一起帮她交上。舍友贾东文当即给家里打电话,平常小贾的父母就很关心杨凤霞,这次更是慷慨相助,一口允诺这钱由他们来垫付,第二天钱就汇了过来。杨凤霞那个晚上哭了,一直哭到12点。

勤奋的杨凤霞,幸运的杨凤霞,富有的杨凤霞,站在北大面试的教授前,她底气十足。她和学界的权威平等地讨论学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授问她将来的打算,她说,读完研后再考博,做个数学家,把数学作为一生的追求。教授们笑了。

复试考场的门关上了,另一扇门打开了。新的起跑线上,带着新的梦想,我们的凤霞又要起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