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青岛市青岛大学企业家联...
· 我校获得一项国家社科基...
· 全国慕课教育创新大会(...
· 校领导会见中国法学会案...
· 校长魏志强到马克思主义...
· 我校举办医学发展领导小...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带队调...
文化学术
· 学校举办2024杂化材料国...
· 我校教师黄军荣获民建中...
· 艺术学院获得一项国家艺...
· 物理科学学院张永成团队...
· 纺织清洁技术及可持续发...
· 《中国青年报》报道我校...
· 转化医学研究院于涛和亓...
· 我校获评省教育厅专项内...
综合新闻
· 我校教育培训事业驶入高...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举行2...
· 校领导参加物理科学学院...
· 校领导巡听电气工程学院...
· 校领导巡听督学环境与地...
· 学校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
· 我校获评山东省“高校后...
·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院部动态>>正文

有朋自远方来 

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4-11-11     阅读:1

高佩尔部长的孔子情结

身材高大、风趣幽默的巴伐利亚州科技研究艺术部部长高佩尔给我校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11月4日下午二时许,巴州代表团来到德语系参观。高佩尔第一个迈下车,在与迎候他的校领导握手问候后,面带微笑的他大踏步走到在门口担当迎宾任务的几位同学面前,同他们一一握手、拥抱。“你们在德国过得好吗?回来以后怎么样?”高佩尔用德语同他们亲切交谈起来。原来,这几位同学曾作为德语系鲁巴教育合作项目交流生到拜洛伊特大学留学半年,一个多月前刚回到学校。留德期间,高佩尔曾在百忙中邀请他们到科技研究艺术部做客。在几位同学眼中,高佩尔是位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位热情好客的朋友。

第一次来中国的高佩尔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在参观德语系教室时,他俯身向一位女生询问汉语“你好"与“您好"的发音和语义区别,听完这位同学的解答他连连点头表示弄清楚了。当离开教室时他又转身走到那位女生面前,请她再教一遍“你好”与“您好”的发音,并用中国式的作揖向“老师”表示感谢,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在仁园,高佩尔见到了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塑像,他一边听着校党委书记徐建培的解说,一边从正面、侧面和背面仔细瞻仰“孔子”。他告诉记者在德国有很多人喜欢并研究孔子。在当天下午的鲁巴教育合作项目10 周年庆祝大会上,高佩尔幽默而充满激情的讲话引来阵阵笑声和掌声,记者注意到,他在讲话中两次引用了孔子的话。6日中午离开青大时,高佩尔告诉记者,这次青岛之行让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了孔子文化,以后有机会他一定再来学习。

铜管五重奏增添喜庆气氛

11月4日下午,在“鲁巴教育合作友谊树”植树仪式和鲁巴教育合作项目十周年庆典上,由不同肤色的10个人组成的一支男子铜管五重奏乐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为庆祝活动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他们中5人为我校音乐学院学生,另5 位是来自德国巴伐利亚州、用音乐传递友谊的乐师,这是高佩尔先生的创意。据高佩尔介绍,5位乐师来自他家乡的阿莫湖管弦乐队,他们的演奏具有典型的巴伐利亚风格。高佩尔本人曾是德国一家顶尖级管弦乐队的专家,他认为音乐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色,实现文化的交流,这也是他带乐队来我校的初衷。

这支临时组合的乐队分别演奏了充满浓郁中国情结的《小序曲》、巴赫组曲的小号管弦乐和巴洛克风格的《TRUMPET TUNE》。观众们在鼓掌的时候或许并不知道,他们只经过了11月3日一天的磨合排练。德语系专门为乐队配备了五位同学做翻译,但在排练过程中,双方队员却发现语言是多余的。司职大号徐运冰告诉记者,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彼此无声地聆听、观摩对方的演奏,当乐谱往前面一摆、旋律一响起,大家立刻默契起来。“整个排练过程没有任何障碍,非常舒心和放松。" 徐运冰说。

德语系学生展风采

在庆典活动中,德语系的同学承担了庆祝大会的讲话翻译及巴州代表团的陪同翻译等大部分翻译工作。据外语学院院长、德语系主任刘德章介绍,之所以安排学生唱主角,一是因为在2000年3月中德跨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德语系6名同学出色完成了致词翻译和专业报告翻译任务;2001年,该系毕业生成功承担了中德企业经营国际化经济论坛的全部口译工作。因此,他对学生的能力有充分的把握。二是德语系把这次活动当成一次练兵的机会,让同学们通过克服可能遇到的文化沟通中的障碍,培养临场应变能力,而这也是鲁巴教育合作项目成果的最好展示。

德语系学生在此次庆典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了中外嘉宾的赞扬,拜洛伊特大学校长鲁佩特用“天赋极高,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很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很强”三句话来评价德语系学生。在庆典上承担部分翻译工作的任铮铮同学说,虽然以前具有一些临场翻译经验,但这次还是遇到了有些棘手的德国谚语的翻译,最终她还是比较通顺地翻译下来,对她来说这是一次新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