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5-07-29 阅读:1
“人生的大学阶段能经历这么一场规模空前的重要赛事,并置身其中来报道新闻、记录历史,你们真的很荣耀。”十五天前,大田赛新闻组第一次开“临战”会时老师的一句话,让一群年轻人激动了很久。
随后的日子,大田赛新闻报道组便成为大田赛期间最忙碌的部门之一。一条条大赛新闻迅速汇总、成稿,然后在第一时间通过报纸、网络和电波传送着。
记者李晓曦,由于白天长时间在阳光下采访,背部皮肤被灼伤以至于晚上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但她依旧在烈日下继续着她的采访。21日晚在外采访的她忽然得到夏校长要慰问港澳代表团的消息,这个慰问异常重要但此前报社并没有接到通知,李晓曦赶忙飞奔回报社取相机采访。夜路难走,奔跑着的她不慎把脚崴伤。但时间就是新闻!漆黑的夜,她忍着剧痛穿行在报社与新闻现场之间。夏校长和港澳代表的笑脸留在了报纸的版面上,李晓曦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肿得不能挪步。
记者王静静和王迪“奉命”采访体教部负责人,但由于大田赛事务繁忙,采访对象好像与她们捉起了迷藏:体教部办公楼、学术交流中心、运动员宿舍,她们为了追踪采访对象就这样在东、西院点对点的奔波着。采访圆满完成了,而一天里我们的记者却没有吃一顿饭。
“节奏、速度、真实”,这是大田赛新闻组的座右铭,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进了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比赛开始得早,我们记者起得还要早;运动员休息的晚,追踪代表队的记者休息的还要晚。我们几乎每个记者都有写稿到深夜,又在天不亮就背上采访包的经历。中午一边吃饭一边开会更是常事。”学通社社长张海龙说。“为了保证新闻的实效,采、编、录、检的过程常常在节目开播前5分钟才完成。经常晚上十点半做完节目,然后敲开已经关闭的宿舍大门,匆匆啃几口干脆面便在脑海里构思明天的节目。”青大之声的学生副台长景雪峰说。
大田赛结束了,这样一群与新闻赛跑的年轻人忽然怀念起来。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身影:运动员资料“研究专家”任方杰,“抢”新闻的高手孙玺,永远以干练的形象出现常常让人误认为是资深女记者的王珺,可以用流利的粤语打开采访局面的温先强,为了报道工作牺牲考研复习时间的夏一岷,采访期间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的张冬霞和王丹……
学生记者们领悟着新闻的真谛,也体味着成长的艰辛。他们为别人“跑”出了一项精彩赛事,为自己留下了一段美妙人生。在这一赛场,他们赢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