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世保:心系患者 诚实劳动
在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很多公开场合,院党政领导和职工不止一次评价超声科主任房世保教授:“像房主任这样的专家,就是我们医院的宝!”
房世保被评为市劳模之后,记者联系他几次,他都予以婉拒:“我只是个普通医务工作者,没做什么,不要写我吧!”这让急于捕获新闻素材的记者着了急。经过反复做工作,他才勉强应允,但他要求:“先说说我的团队吧,他们每个人都是幕后英雄!”
2011年之前,超声科日高峰诊治病人380人次;这两年超声科医师在减少4人情况下,日高峰接诊达490人次。是什么力量,让科里的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付出?他们说:是榜样的力量!
每天清晨6:20,房世保会准时从家里出发,在医院餐厅用过早餐,7:10到诊室,开机,接诊患者。超声科2011年年底统计工作量,房世保一个人的工作量达一万人次!尽管工作量已经超负荷,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他还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今年五一假期,房世保带领全科同事一起加班,把所有已经预约的检查全部做完,为的就是节后取消预约,让患者随到随做。这一举措累了医生自己,却给患者带来极大方便。
一个来自胶州的甲状腺癌病人,手术后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我是给您做超声检查的房大夫。能告诉我您的病理诊断结果吗?”“超声大夫也随访?”病人觉得难以置信,并为此感动不已。而这个随访的大夫不是别人,正是房世保。
自1986年参加工作,1989年从事超声诊断工作以来的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保持一个习惯:一旦遇到特殊的病例,他都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以求证自己的诊断是否准确。这个习惯不仅使他的诊断准确率得以提升,更造福了数不清的患者。
房世保曾为一个28岁的胶州小伙子做肾脏超声检查,诊断为囊性肾癌。“不会吧,他这么年轻,怎么会患上这种病?”小伙子父母抱着怀疑的态度到北京某大医院复查。北京那边给出的结论截然相反,是良性肾囊肿。小伙子一家以为北京给出的诊断是金标准,但房世保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并建议尽早手术。这位小伙子最终做了手术,病理检查显示,确实是恶性肿瘤。房世保的诊断是对的,事实面前,知情者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小伙子一家更是把房世保当成救命恩人。
熟悉房世保的人都知道,他在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上堪称“一绝”。青岛市区及周边地区一些医院的超声医师遇到甲状腺疑难病例时,常会建议患者:“去青医附院找房主任做进一步诊断吧。”而提起甲状腺检查,不得不提近几年他在甲状腺癌伴钙化方面所做的大量超声检查和相关研究。
以往,临床和超声医师以是否出现“甲状腺结节”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依据。而他的研究表明,甲状腺癌往往仅表现为局灶型或弥漫型微钙化;甲状腺癌结节的周围可伴微钙化,在和外科医师及病理科医师反复沟通、印证后,认为:癌结节周围微钙化区可能找到癌细胞,或无癌细胞可查,但对甲状腺癌结节的超声诊断具有特异性。
房世保还在国内首次系统而全面地对颈部囊性肿物的疾病种类、好发部位、及超声特点进行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各种后天性颈部囊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特别是对多病因所致的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研究和论述。该研究成果获得2011年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十而知天命,但面对众多的病人,我要和医院其他专家教授一样,一直忙碌下去……”房世保说,来自方方面面的信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唯有前行。
在采访过程中,房世保多次提到“诚实劳动”四个字。这四个字朴实无华,但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在医疗工作上,要扎扎实实、勤耕不辍;在科研工作上,要求真务实;在教书育人上,要德艺双馨;在做人做事上,要诚信友善……
曲丽君:脚踏实地 勤勉耕耘
继4月获得2011年度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纺织服装学院曲丽君教授近日又获得了2011年度“青岛市劳动模范”称号。5月6日,记者在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采访了她。
因为是星期天,清晨八点钟左右,校园里还比较安静,而曲丽君已经在她整洁静雅的办公室里开始工作了。记者见她时,她正全神贯注地敲击键盘,修改和企业合作的文案。
“这样的荣誉,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感觉这份荣誉沉甸甸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珍惜荣誉、奋发努力,踏踏实实地把教学科研工作做得更好。”曲丽君说。
1985年7月,曲丽君从原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来到山东纺织工学院(我校纺织服装学院前身)任教,至今已近27年。这期间,她获得了中国纺织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博士学位;获得荷兰政府奖学金、国家教委公派,赴荷兰著名的ATO-DLO研究所访问研究一年;她多次在世界纺织大会等国际会议上作主题发言。在科学研究上曲丽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首创碱氧法麻类脱胶新方法,主持完成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她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香港桑麻基金纺织科技二等奖,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奖项。
如今,曲丽君是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市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实验室培育基地学术带头人,山东省、青岛市纤维及纺织品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山东省纺织工程“泰山学者”团队、教育部及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青岛大学海洋纤维新材料”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她还曾获第五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青岛市建功女明星称号、山东省高工委优秀党员、山东省第六届齐鲁巾帼发明家优秀奖等。
“业精于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曲丽君经常对年轻的同事们和学生们说的一句话。2011年12月份,她主持完成的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以优秀的成绩结项,获得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她主持完成的包含8项技术发明专利的成果“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制取方法研究及应用”近日获得2011年度青岛市技术发明唯一的一等奖。在主持这些项目的这几年内,除出差外,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曲丽君和团队成员的假期几乎都在实验室度过。纺织服装学院郭肖青老师说:“曲老师每天都第一个到实验室,她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研究生包肖婧说:“我们总是被曲教授的精神状态感染,无论何时,曲教授总是精神饱满,看着她我们就干劲十足,自己的那点辛苦就算不了什么了。”
曲丽君却对记者说:“研究碱氧法的那几年才叫真正辛苦呢。”因为暑假没有教学任务,曲丽君便把研制工作主要安排在夏天进行。那些年的夏天,她基本是在省内外纺织企业的实验室里度过的。有段时间,曲丽君在泰安的一家纺织厂的车间里实验。泰安的夏天很热,加上车间里热蒸汽弥漫,室内温度整日达到四五十摄氏度,而曲丽君在里面一呆就是一夏天。她还经常冒着酷暑在外奔波采购原料,然后自己背回来。有一次她一前一后背着两大包原料到了自家楼下还被邻居误认为是刚刚旅游归来。
对于教学工作,曲丽君同样是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积极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纺织服装学院设立了“纺织贸易方向”以后,曲丽君结合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和学术交流经验,促成了《纺织外贸函电》、《纺织经贸英语》等纺织专业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开展,她还在课堂中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CaseStudy(案例学习)等等。曲丽君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是全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她还表示,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有乐观积极的心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刘志才:一切为了学生
“6月份就要退休了,获得青岛市劳动模范的荣誉,我很高兴很满足。”医学院人体形态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刘志才对记者说。
即将退休的刘志才,36年专注于一项工作———收集、处理和管理人体标本。至今,他已为医学院人体解剖学课程收集、处理人体标本2000余具。
在医学院松山路校区,有一间由教室改造成的红十字生命奉献大厅,这里是青岛市目前最主要的遗体接收站。
刘志才的手机24小时开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接到捐献的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有一年小年那天,刘志才刚把最后一个菜炒完端上桌、准备和家人共进晚餐时,接到遗体捐献者家属电话。他二话没说,立马出发……这种让家人扫兴的记忆实在太多,他总是说:“不能让家属等咱,这是对捐献者的尊敬。”
一个看似简单的接收遗体的活儿,有他人想象不到的艰辛。有一个冬天的夜晚,刘志才在一个下)天到莱西接收遗体,仅问路就花了三个多小时。
36年来,刘志才接触到各种性状的遗体,“不管什么样的尸体都要完好地接回来”,这是他工作的不二法则。有一年夏天,一位捐献者在家里去世一周后才被发现,尸体已腐烂,刘志才和同事单涛在恶臭中屏住呼吸,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将尸体装进尸体袋,然后一点点挪下六楼,运了回来。工作结束,他们吐得胆汁都要出来了。
接收遗体只是第一步,之后的防腐处理和遗体保存等工作也不轻松。尤其是在夏天,刘志才和同事要随时到标本库查看观察灌注速度和防腐程度,防止血管破裂和腐败变质。
医学院登州路校区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有12个浸泡人体标本的福尔马林池子,这就是刘志才36年的工作阵地。由于常年接触福尔马林药水,他双手指腹像长了老茧。他说:“一个周褪两次皮是经常的事儿。”照这样算,36年来,他的双手褪了不下1000次皮。
有一年夏天下暴雨,因为下水道堵塞,8个标本池被淹,积水没腰深。刘志才穿着短裤、赤着脚,和同事一起进入标本池清淤,一干就是三四天。“那些天晚上不能睡,躺下就喘不动气。不知是气管还是食道,灼痛得厉害”。
“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工作累是累,但多获得一个标本,就多一个给学生动手学习的机会,将来他们给病人做手术时就多一次成功的机会”。
一切为了学生,这深藏在心中的大爱支撑他走过风风雨雨的36年。
每年7月,看到毕了业的学生奔赴救死扶伤的工作岗位,刘志才无比欣慰。他说,自己也是教书育人队伍中的一员,无论做人做事,他要时时地地为人师表。
对话刘志才5月2日下午3点半,刘志才刚刚从即墨拉回一具捐献者的遗体,正张罗着往标本室抬送。
记者:刘老师,还没来得及吃饭吧?你的胃可不好。
刘志才:吃饭是小事,又获得一具标本是大事。
记者:当了劳模,心情如何?
刘志才:马上要退休了,得到这个荣誉,我很高兴。最让我高兴的是,自今年元旦以来,我们已接收了23位捐献者的遗体。以往最多的一年也不过30多具(笑)。
记者:瞧你乐的,比当了劳模还高兴。
刘志才:当然!百姓思想意识改变了,志愿捐献者渐渐多了,学生上课的标本就不愁了!我也有百年之后捐献遗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