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聪 邢璐
来源:
编辑:刘毅
日期:2016-10-24 阅读:1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马兆立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会在课堂上引用网络语言讲解知识;他的PPT上会出现韩剧里的“都教授”,引得学生一片惊呼。课下,他是个“网红”,是新浪微博“大V”博主。
马兆立与网络邂逅于上世纪80年代。还在大学求学的他,就在学校的实验室接触到了电脑,掌握了电脑的使用和操作方法,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电脑通”。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马兆立也与时俱进,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当微博还在内测阶段时,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巨大潜力,开通了微博账号。新浪微博正式运营时,他又成为首批400名“新浪微博专家委员”之一。在马兆立新浪微博的庞大粉丝群中,既有自己的学生,也有很多媒体。此外,QQ、微信等社交工具的账号,马兆立都申请得非常早。由于申请得早,使用频繁,马兆立的QQ等级之高,让他的学生们既惊讶又羡慕。
马兆立至今已发了七千多条微博。他会转发一些专业资料,也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验证网络上流传的各种传言。比如,“虾和橘子一起吃等于吃砒霜”这个说法一度很流行,而他却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作定量分析,两者放在一起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但生成的概率较小,摄入量少时就不会对身体产生明显伤害。
他认为,有的媒体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甚至出于刻意炒作等目的,导致还未经过科学验证,就进行所谓“科普”,“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不能想当然。”马兆立时常会通过实验对社会上流传的各类“生活小常识”进行严谨的验证。
有一次,某家媒体带来很多蘑菇样本进行测试,实验过后发现蘑菇中含有甲醛。该媒体随即登出了“蘑菇中甲醛超标”的消息,但马兆立认为,国家对蘑菇中的甲醛含量并没有明确标准,并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向有关部门提供了测试数据,进行了澄清,“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去传播一些正能量”。
马兆立也频繁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每年都要接受大量的采访,仅仅上电视每年就有50多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岛早报》,甚至日本TBS电台等多家媒体都采访过他。“露脸”多了,马兆立就成了朋友圈里的“网红”,时常会有一些早已失去联系的朋友通过媒体看到他,与他重新建立了联系。最让马兆立感动的是,他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有一次在公交车的电视节目上看到了他,就通过多方打听获得了他的联系方式,向他致以问候并介绍自己的近况。
除了传播科学知识,马兆立还通过网络等传播工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们都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在课上强调重点知识时,他会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勉励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时,他会说“世界那么大,你们该去看看”。在生动形象地讲解知识的同时,他也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与学生们的距离。
微信、微博、QQ等各种社交软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可以随时随地和马兆立取得联系,而他也愿意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学生丢了东西,或者有其他困难时,@一下马兆立,他都会发条微博,利用自己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帮助他们:“只要需要我的帮助,什么时候找我都可以。”
马兆立带的创新实验课题组里,有一名学生对于以后的发展规划很是纠结,时常找马兆立交流。他发现,这名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培养起了对科研的兴趣,就鼓励他读研深造。通过在微信上与马兆立频繁地交流,他最后坚定地选择了报考武汉大学的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从教的20余年里,马兆立用“正能量”影响和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学生们也记住了这位又“潮”又亲切的老师。每逢节假日,总有许多学生发来祝福的消息,分享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有所作为,马兆立总是“感到十分喜悦和满足”。
如今,马兆立的每一天都很忙碌。在实验室,他带着同学们开展化学实验、整理维护实验仪器;在课堂上,他生动有趣地讲授知识;在课下,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知识普及,为学生答疑解惑。马兆立并不满足于做一名“网红”,“我更希望继续做好同学们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