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画一样,我对当好一名教师这门艺术的追求也同样没有止境。”获评过学校“年度教学十佳”、今年被评为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自己的作品也多次获省级和国家级荣誉的周松林对记者说。
周松林目前是美术学院副教授、国画教研室主任。
自2001年从鲁迅美术学院硕士毕业到我校任教,周松林一直在思考、探索怎样把国画2000多年来的积淀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们,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并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让学生们在四年之内对于国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一个熟悉的认知,并且有一个独特的发展动力,这可能正是我们国画本科教学的目标。”他说。
在《写意人物头像》课上,周松林每周至少为学生画两幅范画,构图、起形、落墨、着色,他如庖丁解牛般,边画边讲解国画的基本技法和内在规律。围在他身边的学生们听得入迷。美术学院2014级本科生、2018级硕士研究生乔乐、李超一直跟着周松林学国画,“周老师善于用新颖的画风表现传统的主题。”他们把老师的范画视为课堂最核心的内容。几年学下来,他们看周老师画了无数幅范画,“他一直在范画中通过现代的国画表现形式,让我们理解国画严谨的传统语言。”
每次示范结束后,周松林让每一名学生动手创作,并挨个进行指导;谁若是下笔失误,他会立刻要求从新来过。根据每个学生性情和风格的不同,周松林鼓励学生们在严格遵守国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释放自由。“我不希望学生们的作品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周松林将学生的“千人一面”视为自己在教学上的失败,“我不是在培养‘画匠’,我希望学生们掌握国画的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
用范画示范技法,用讲解传授理念。齐白石、李可染……在课堂上,他用PPT为学生们分类展示过无数大师的画作,并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作画如做人,作画先做人”,周松林希望学生们在学习大师作品的同时,学习他们的人生态度。
“你们都知道齐白石的这幅画好,到底好在哪里?”周松林总是一边讲解,一边提醒学生们不要只是看作品、临摹作品,更要了解大师的性情和经历。“齐白石不同时期的画风转变很大,要把握他人生和艺术态度的转变。”比起作品本身的笔墨和构成,周松林更希望学生体味作品背后大师的涵养和阅历,“它们往往都蕴含在那看似简单的两三笔里。”
由此,周松林带领学生们完成了由“繁”到“简”,再到“繁”的学习过程,“学生们起初看一幅作品觉得很难懂,我通过教学让他们理解作品的内涵,他们自己下笔创作时,就会注入更多的思考。”
周松林还积极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他经常带学生去参观在青岛举办的各种高水平国画展,并为学生们讲解,以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学生不仅可以看到别人的作品,取长补短,还能从大处着眼进行自我调整,获得学习的一种动力。”同时,他还鼓励学生多出去写生,皖南的查济是近年来去得比较多的地方。他认为,创新要建立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之上,“视野越大,才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在课堂之外,周松林为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建立了微信群,在群里他会根据课程进度分享一些国画佳作以供大家学习讨论,他甚至会分享一些油画作品以启迪学生们的艺术思维。
本科生入学时,大都国画基本功比较薄弱,周松林言传身教,就像培养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国画领域“学会走,学会跑,甚至学会飞”:2004级的邢素引,在校期间获全国工笔画大展和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的银奖;2012级研究生孟迪,在校期间获省大学师生美术作品大赛金奖……对于学生们取得的成就,周松林就像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就一样高兴,但他从不刻意引导或鼓励学生们去参展和评奖,把其作为学习的目的:“那只是说明学生的水平获得了社会的某种承认和鼓励,然而国画艺术水平的成长周期很长,他们对艺术应该永远保持虔诚的追求。”
学生们跟着周松林学习国画艺术,而周松林把教学也视为一门艺术:“教学和国画一样,都富于节奏感,都有轻重缓急,都讲究手法的‘按捺提顿’。”他认为,只有精雕细琢教学这门艺术,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授人以渔”。
周松林最近很忙,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时间,分布在青岛、济南和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在承担美术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在济南攻读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今年8月,他通过学校的青年卓越人才国际访学项目,赴巴西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作为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和弗鲁米嫩塞大学等四所大学的特聘教授,为那里的学生讲授中国画。周松林说“就是有点累”,去一趟巴西单程要52个小时,他得先从青岛到北京,再从北京到迪拜,然后再从迪拜转机去巴西。
“巴西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学习热情却异常高涨。”面对着南半球的一张张年轻的“白纸”,周松林从介绍笔墨纸砚开始,以中国画为载体,努力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画要表达的核心观念是什么?与巴西人比较熟悉的日本传统绘画比起来,中国画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这都是他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讲解的内容。
“和我们的学生比起来,巴西的学生艺术思维更加活跃,他们会在作品中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周松林说,这也对自己的艺术观念产生了一种启发,“目前我在跨文化交流中推广中国画和中国文化所经历和感受到的情景,与我在鲁迅美术学院求学期间,硕士研究生导师赵奇教授说过的一句话是高度契合的。”
“作画如做人,必须极其严谨又极其开放”。这句话,周松林说自己会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