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我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 校长魏志强到海慈医院调研
· 校领导会见上海政法学院客人
· 校领导带队赴市南区推进...
· 我校与埃及科技大学举行...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我校召开2024年高中校长...
· 学校召开AI供应链“校企...
文化学术
· 我校2024年度山东省自然...
·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 我校研究生在首届中国研...
· 我校王风华获九三学社全...
· 化学化工学院王国明教授...
· 我校学科交叉成果发表于...
· 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在机器...
· 我校青年教师宋建军在国...
综合新闻
· 中国中检山东公司一行来...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档案馆(...
· 学校举行2024“招办进校...
· 非遗文化走进高校活动顺...
· 校领导到历史学院调研指...
· 我校成功召开2024纤维基...
· 我校智荟沙龙——第1期“...
· 学校举行2024“招办进校...
  青大要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青大要闻>>正文

胡金焱在《青岛日报》撰文谈“发挥驻青高校科技创新作用 服务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

作者:      来源:      编辑:李鹏        日期:2019-08-24     阅读:1

新闻网讯 8月23日,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青岛日报》发表文章《发挥驻青高校科技创新作用 服务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文章表示,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青岛要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必须具有科技引领力,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

文章指出,高校是全社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头,是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尺度。驻青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人才集聚和智力密集高地,是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的重要支撑点。驻青高校应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大平台建设等方面为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动力供给。

文章表示,驻青高校应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服务水平,主动服务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科技创新是大学自身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服务地方、促进大学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的必然选择。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作为创新主体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实力和规模。高校的科研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创新水平、甚至是综合实力。我们认为,驻青高校作为青岛科技创新的主体,理应在服务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驻青高校应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担当,主动扛起攻坚的大旗,冲在服务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的“第一方阵”。同时,驻青高校必须增强自身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紧密围绕青岛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工作。驻青高校之间更要加强合作,调动一切力量,整合一切资源,在服务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中主动作为,作出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的高校贡献,助力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取得实效。

文章指出,驻青高校应优化专业设置,提供人才资源,主动适应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高校应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战略,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结构、更新专业设置。驻青高校应该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进行转型升级,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更加注重跨界交叉融合,更加注重支撑引领,着力在高分子材料、现代海洋、大数据、人工智能、微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打造产学研高峰。同时,企业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企业是主战场。高校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在相关专业扩招学生。专业设置要“接地气”,将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与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筹起来,增强驻青高校在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中的“融合性”和“融入力”。

文章认为,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人才是核心。人才是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的技术储备和发展支撑,科技引领城建设离不开全市的人才支撑。对于驻青高校而言,增强创新发展人才支撑的地位是基础性和不可或缺的。发挥建设科技引领城的人才支撑作用,一方面要重点“引才”,聚焦青岛新兴产业需要,强化产业型人才精准引进,加大对机器人行业、软件行业等紧俏人才在政策上的倾斜,人才引进上要分类引进、分类评价、分类集聚;另一方面要重点“养才”,加大对急需人才的培养,满足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需要;此外还要努力“留才”,出台招才引智的优惠政策,让更多毕业生留在青岛。此外,也需要各区市、各企业及驻青高校形成合力,为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文章表示,要发挥平台优势,实现协同效应,主动推动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城市的活力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平台。推动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要建立符合驻青高校学科发展实际、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平台的选择和搭建上,要结合驻青高校办学特点及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章指出,应实现协同效应,是创新平台的重中之重。驻青高校在搭建创新平台时,要充分树立协同意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地方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计划,围绕学校优势学科,明确学校科技平台建设方向。进而在高校内部、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深度融合,建立类型多样、形式新颖的科技创新平台模式。要优化科技平台布局,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有层次、有重点建设科技平台。特别是着力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科技平台引进人才,促进人才汇聚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通过科技平台增强创新能力,争取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

对于加大科技平台开发力度,文章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推进重大科研设备的共享机制,实现设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现有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二是依托科技平台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青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三是共建创新服务平台。高校应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建高校重点实验室、实训室,并以此依托建立企业相关技术研发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如青岛大学早在2013年就与印度NIIT合作共建软件工程(服务外包)专业,联合培养软件工程技术人才,为青岛信息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青岛大学引进的张汝京团队与青岛澳柯玛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今年5月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这是全国首个CIDM集成电路项目。张汝京与青岛大学合办“微纳科技技术学院”,并受聘学院终身名誉院长,这有望带动和鼓励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加入,进行有规划、有策略的产学研合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培养更多可用之才。

文章指出,驻青高校应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主动融入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实现社会价值,产学研合作是关键。一要利用产学研合作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围绕青岛区域人才供求计划,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升办学质量。要聘请有工作经历的业界精英走进高校担任专业教师,同时要派出高校教师到企业轮岗培训。要主动邀约企业用人单位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现校地资源要素的互通互促和院校教学科目与企业经营项目无缝对接。二要开拓多种科技合作模式,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驻青高校要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建设,瞄准高技术前沿,围绕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鼓励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三要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以创新创业带动产学研结合。高校要设立创业基金,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活动周、科技体验节、重点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高校教师创新创业,主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型产品。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各类研发载体,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参与高校学科团队建设,推动产业教授所在企业转化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实现高校与企业资源和优势的结合。此外,驻青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与校友企业深度合作,打造转化对接的平台。今年是青岛大学办学110周年,青岛大学将组织校友返校系列活动,开展“校友企业品牌日”集中展示校友企业风采,推进校企产学研深入合作,激励在校学生奋发努力,实现多方共赢。

文章最后强调,走在科技创新前列,也就掌握了未来之钥。驻青高校肩负服务青岛科技引领城建设的重大使命,只有把握大势、抢占先机、攻在前列、冲锋在前、迎难而上,才能为青岛建设科技引领城提供高校智慧,为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贡献高校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dailyqd.com/epaper/html/2019-08/23/content_2587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