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万超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编辑:刘毅
日期:2019-05-29 阅读:1
新闻网讯 5月27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特别研究员贾博儒、孙超应邀来机电工程学院作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张洪信主持,车辆工程专业相关教师及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贾博儒作了题为《自由活塞内燃发电动力系统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一是线性动力机械系统;二是新能源汽车高效动力系统;三是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他讲述了自由活塞内燃发电动力系统研究背景及现状,对增程式电动汽车进行改进,将内燃机和电机集成一起,这种装置机械结构简单,体积小,消除了活塞侧向力,工作效率高,污染排放小,能够直接输出电流,并且可以适应多燃料等。最后贾博儒分析了自由活塞直线发电机的运动学公式,说明了自己研究的主要控制目标,并对直线布雷顿循环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
孙超作了题为《电动汽车工况多阶利用与智能节能控制》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电动汽车的工况与汽车的节能问题,提出由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到提高整车效率,攻克关键部件,最终通过网联智能来掌控驾驶工况,从而优化驾驶行为;他从工况标定/识别、工况预测、工况构建、工况修正和工况规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工况的多阶利用,并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他指出,驾驶工况的充分研究,是进一步实现汽车节能控制的基础;最后他向大家说明了Nextcar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以及未来即将要开展的工作。
贾博儒主要致力于新能源车辆高效动力系统理论与技术相关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4篇,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项。现担任20余个本学科顶级及重要SCI期刊审稿人,5次获得TOP期刊所颁发的杰出审稿贡献奖。孙超系北京理工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的博士、博士后,从事最优控制、模型预测控制、非线性优化、机器学习理论及其在新能源汽车和网联化汽车中的应用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0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