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在《大...
· 我校举办年轻干部深入贯...
· 勇担时代使命 谱写青春华...
· “未来能源与节能装备协...
· 学校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
· 学校召开省一流学科建设...
· 河北科技大学一行来访我校
· 我校2025年U.S. News最佳...
文化学术
· 纺织服装学院刘亚辉教授...
· 我校王逸凡副教授、刘亚...
· 物理科学学院龙云泽教授...
· 商学院教师程馨在《中国...
· 邱文生教授作为共同第一...
· 牛海涛教授团队成功实施...
· 国际环境领域著名专家Ped...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联合...
综合新闻
· 校部机关与历史学院党委...
· 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连同...
· 【学习教育】德雷克联合...
· 我校召开能源动力专业学...
· 我校师生党员代表共上一...
· 【学习教育】党办校办党...
· 2025年山东省国际中文教...
· 2025青岛大学-莒南县校地...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我校王逸凡副教授、刘亚辉教授、薄志山教授合作在能源类顶刊Joule上发表论文

作者:岳星星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06-25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逸凡副教授,纺织服装学院刘亚辉教授、薄志山教授合作在柔性有机光伏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在能源类顶刊Joule上发表了题为“High-Efficiency Ultra-flexible Organic Solar Cells Enabled by Chloroprene Rubber as Both a Nonvolatile Solid Additive and Plasticizer”的研究成果。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材料学院2022级研究生韦正栋、王逸凡副教授。论文通讯作者是王逸凡副教授、刘亚辉教授、薄志山教授,四川大学李鸿祥副研究员、美国西北大学Antonio Facchetti教授和Tobin J. Marks教授。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相比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机械柔韧性、低成本的可扩展制造、光吸收的可调性等。在应用方面,OSCs的优势不仅使得制备轻便且可弯曲的太阳能电池成为可能,还能将太阳能电池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如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和植入式医疗监测器。然而有机半导体由π-共轭芳香核/骨架构成,具有强烈的链内和链间π-π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排列和结晶,这导致薄膜在受到外界拉伸应力时容易发生断裂。为了提高薄膜的拉伸性能,其中一种策略是将绝缘弹性体作为增塑剂引入到活性层中,来提高薄膜的机械韧性。然而绝缘性质的弹性体加入会降低电荷传输使得光伏性能下降,如何在不牺牲光伏性能情况下提高机械性能是目前的研究重点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将氯丁橡胶(CR)引入到活性层中。由于CR中卤素与双键的存在,CR与D18聚合物给体之间形成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包括卤素相互作用与π-π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增强了D18分子的堆积,并形成了一个互锁的三维网络,从而同时提高了器件的光伏性能(在少量添加下)与机械延展性。因而CR同时充当了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的作用(图1)。基于本项策略,结合Parylene 作为超柔性基底,研究团队构筑了高效率超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图2)。最终,基于此的刚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达到19.25%,超柔性器件效率达16.91%。活性层断裂应变从4.66%提升至22.86%。并且,器件的机械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在5000次压缩循环后仍保持89.9%的初始效率。


图1. 氯丁橡胶充当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

 

图2.为超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助力可穿戴设备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