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君学
来源:物理科学学院
编辑:伍恒犁
日期:2025-11-20 阅读:1
新闻网讯 近日,物理科学学院李洪森教授课题组在研究自旋极化电子聚集调控催化铝硫电池反应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以“A Chiral Electrocatalyst for High-Performance Aluminium-Sulfur Battery”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发表研究性论文,硕士研究生王天生,于国斌,吴洋洋为本论文共同一作,李洪森教授为通讯作者,青岛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工作是李洪森教授团队基于自旋极化电子催化储能理论系列研究工作(PNAS, 2024, 121, e2320030121;Advanced Materials, 2025, 37, 24, 2418784;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5, 64, 29, e202503835;ACS Nano, 2025, 19, 22, 21083-21094.)的又一重要进展。

基于硫的可逆电化学氧化的铝硫电池在能量密度、环境友好和材料成本方面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然而,迟钝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实际性能。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铝硫电池催化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然而在电化学催化领域,如何实现催化剂电子结构的稳定操纵一直阻碍着高性能催化剂的实现。李洪森教授团队构筑了一种手性分子插层的二硫化钼催化剂,基于手性自旋选择性的效应,实现了自旋极化电子的聚集和调控,极大提升了二硫化钼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催化活性,实现了铝硫电池前所未有的稳定循环,并通过多种表征结合理论计算,证实了自旋极化电子聚集对硫氧化反应的催化效果。
责任编辑:杨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