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艳芳 丁 霞
来源:
编辑:宗国
日期:2011-04-11 阅读:1

新闻网讯 4月8日晚,由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青岛大学浮山讲堂“文化复兴与大学人文”系列讲座在中心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开讲。北京师范大学张柠教授应邀为300余名师生及岛城市民作题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与趋势”的专题演讲。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卢文丽老师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中,张柠从当代中国文化的发生讲起,分析了一体化文化终结的历史成因,通过对“启蒙与革命”、“个体与集体”、“城市与乡村”三组冲突的阐释,论述了文化二元对立模式的消解历程,继而从官方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市场和大众文化三方面讲述了“三足鼎立”的当代中国文化基本格局,透视文化多元化背后的物质主义趋势并解析了与物质主义相关的一系列精神症候,诸如价值的数量化、需求的欲望化、精神的肉体化、时间的空间化等问题。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问题上,张柠深怀隐忧,认为在新生时代更需要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张柠的演讲生动幽默,富有文采和思辨性,演讲中时有妙语,如“在没有信仰的民族,诗是生命的皈依”,“成人有选择的自由,也要有承担的勇气”,“有梦想,文学就不会消失”,“一个民族必须思考不朽与永生的问题”……给现场听众带来深思与启迪。在互动环节,张柠对现场同学和市民的热情提问一一作答,再次强调要保持个体的独立性,尊重他人的多元性。
据悉,本学期,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还将陆续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为大家呈现精神盛宴。所有讲座均面向岛城市民开放。

学者背景:
张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大众文化的批评与研究,学术著作有《叙事的智慧》、《飞翔的蝙蝠》、《诗比历史更永久》、《时尚鬣犬》、《文化的病症》、《没有乌托邦的言辞》、《土地的黄昏》、《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导论》、《再造文学巴别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