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5-07-29 阅读:1
22日下午6点钟,1500米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线,男子乙组、甲A十项全能比赛终于结束了!全力拼搏了两天的运动员终于松开了要紧的牙关。一位运动员倒在地上呻吟着,救护人员即刻赶到,“胃痉挛!可能是中午没吃饭,再加上两天的长时间比赛,太累了!”“啊!”一位运动员发泄似地大喊一声,一位运动员跪倒在地,默默不语……
全能“王中王”
十项全能是田径比赛中分量最重的,参赛选手被称为“全能王”,那么,冠军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王中王”了。
鞠杰,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大三的学生,以6966分的成绩获男子甲A组十项全能金牌。别看鞠杰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在赛场上他可是一员猛将。比赛中,他发挥稳定,一路过关斩将,每项成绩都位居前列。鞠杰说:“比赛很辛苦,可是我和自己比赛!”他不仅体育全能,而且学习、工作方面也很优秀,担任班干部,还是优秀党员,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淄博小伙儿王勤海,山东理工大学建工学院前任学生会主席,一等奖学金获得者,24日下午,他夺得了男子十项全能甲B组金牌。“王勤海很纯朴,他的成绩很优秀,但从不炫耀。其实,在队里,他都顶个副教练了!”他的教练孔德国满意地说。已经大四的王勤海打算继续深造,“作一名全能教练,培养更多优秀的队员”是他最大的理想。
华南理工大学的腾伟,男子乙组十项全能冠军。他童年时代就萌生了体育情结,一直在体校训练。他的专项是跳高,进入大学后,教练发现了他巨大的潜能,改练十项全能。“一切都是因为对体育的热爱,说真的,要是没有这份热爱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艰难的“持久战”
在炎热的两天内完成标枪、铁饼、撑杆跳等十个项目,不仅是运动员技术和能力的比拼,也是对每位运动员斗志和毅力的考验。赛场上,有患感冒仍坚持比赛的,有受伤仍坚持全程的,有比赛成绩不佳仍不轻言放弃的……华南理工的腾伟笑着告诉记者:“撑杆跳从上午十点半开始直到下午三点,中午就随便嚼了几口火腿肠,现在肚子里全是水!”
在赛场,我们总能听到裁判员和技术官员亲切地提醒:“别来回跑动,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一位裁判员心疼地说:“大热的天,比赛一项接一项,这些孩子真不容易啊!那个小伙儿晒的皮肤都有些红肿,往身上稍微洒点水,都疼得直叫……”
当第九项标枪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都相互打气,“同志们,革命尚未结束,大家还须努力啊!”
是对手,更是朋友
跳高时,一名运动员落地时不小心把腰扭了,另一名队员立即把云南白药递给他,说了句:“用吧,哥们儿!”;刚刚跳过2.04米,清华大学的杜鹏就自豪地跟北京大学的石昊说:“怎么样,没给北京人丢脸吧!帮忙揉揉,肌肉发紧!”石昊二话没说就帮他作放松按摩。
由于比赛时间紧,项目多,休息时间就显得特别珍贵。但单项比赛后,运动员们都不回休息室休息,而是留下来为对手加油助威。不论谁取得了好成绩,队员都会和他击掌相庆。两天来,运动员一起比赛,一起休息,与其说他们是竞争对手,不如说是朋友。“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大学,但都是兄弟,拼出来的!”赛后,一位运动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