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生记者 徐璐瑶 张 蔚
来源:
编辑:报社
日期:2010-04-06 阅读:1
孟天运,法学院社会学教授。山东省社会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思想史委员会副秘书长。
孟天运1987年7月获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博士学位,后到青岛大学工作,曾任社会学副主任、主任。主讲课程:《社会学概论》《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等,《社会学概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被评为“第五届青岛大学教学名师”。
曾出版《先秦儒道法社会思想研究》等学术专著3部,主编两部,参编各种学术著作11种,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发表于各种核心期刊、《光明日报》,或被学术年鉴、通讯、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登。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形成60万字专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列入中国社科的精典“社科成果文库”出版计划。承担了教育部项目《轴心时代东西方社会思想比较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青岛市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研究》、省软科学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陆学艺先生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思想通史》、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乡村生活中的基督教与本土多种信仰之关系研究》,以上成果获省级、部级、省教育厅和青岛市奖励多项。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孟天运教授背着双手,在讲台上踱来踱去,抑扬顿挫地朗诵着,读到会意处便微笑着,将头仰起来,摇着。于是,学生们也跟着摇头晃脑地背起书来。走进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孟天运教授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课堂,恍惚间,记者似乎走进了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
社会工作系2008级学生王宁说:“孟老师采用我们喜欢而乐于接受的方式教给我们深奥的道理。同学们都很爱上他的课。”课堂上,经常响起学生的笑声和掌声。
从1987年9月登上讲台,孟天运已经从教二十多年。他说,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比简单地传承知识更重要。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把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组织、引导、启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选择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批判性地、多手段地学习。他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课堂教会他们爱人、自爱,尊重人、自尊,做仁厚的人,做有责任心的人。“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件神圣而幸福的事情。”回顾多年的从教经历,孟天运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社会学开设之初,一切都是一片空白,孟老师认真探索、辛勤研究,主持了最初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计划制定的方方面面,并严格要求,事事皆求完美,最终使社会学成功成为学生们求学的新平台。”法学院社会学系现主任赵新彦老师说,在他们共事的十几年里,孟天运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厚实的学术功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常教学中,孟老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带进课堂,和同学一起探讨研究。他说,平时自己也很关注新闻时事。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现在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并不冲突,并且这会给他的教学带来新的灵感。社会工作系2009级学生巩磊说,“孟老师虽然给我们讲授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但是,在他的课上,总不乏现实生活的影子。以古喻今,将古人的思想精华巧妙地运用于现实生活的案例中,我们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为人处世的方法。”
孟天运喜欢上课前在黑板上写一首诗词,有时是古代大文豪的诗词歌赋,有时是自己自己创作的一首。诗说杂谈,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王宁提到孟老师这一课堂特色的时候说,“透过这简单的一首诗词,孟老师给我们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课堂,从诗词内容拓展到思想文化的历史,从潇洒的书法联系到各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又从这首诗中延伸到当堂要讲的课程。孟老师是在用一种更为鲜明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孟老师喜欢给我们讲故事,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历史时期文化思想的发展,这样一来,我们就在一个个故事中了解了所学的知识,不用死记硬背,却可以记得更牢更好。有一次课上讲到文革时期的历史,孟老师就在课堂上唱起了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而在欢笑之余我们也牢牢记住了那堂课上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系孙增平告诉记者。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生是社会道德标杆”,孟天运认为,这种理念现在也不过时。“教育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做人。育德重于育才。”他说。对于学生的教育,他更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不仅在学习上引导学生,同时也在道德上引导他们。刘仁杰说,“孟老师有惊人的记忆力,熟悉各种古代典籍,讲课广征博引,背诵如流。他用先哲的人文思想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甚至于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这使我受益匪浅。”
平日里,同学们都称孟老师为“孟小夫子”来表达自己的仰慕与敬爱之情。而孟老师本人也欣然接受这一“昵称”,他说,自己也很崇尚孟子的思想作为,在儒家“仁者爱人”,有责任心有责任感的基调之上,孟子正直敢言,敢于作为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在现实生活中,孟老师也是以“仁爱”自谨,做一个坦率正直,敢于说真话,常于做实事的人,并用这种思想影响着他的学生。“宠辱不惊,看堂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是2007级社会工作系2班班长肖超珍藏的一幅孟老师的书法,孟老师告诉他,“要有广阔的胸襟,要以平静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在课堂上通古知今的孟老师在平时生活里也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经常会有学生到孟老师家里做客,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肖超说:“孟老师就像是一个长辈一样关心着我们。”
孟老师常写一幅自拟的书法作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余以为治学之道亦复如是,处境愈高,视界愈宽,唯山有绝顶,学无止境耳。”这不仅体现了孟老师的治学精神,也体现了孟老师的人生境界。三尺讲坛,他会一直坚定地站下去,用知识和道德,去践行这份神圣而幸福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