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6-07-11 阅读:1
在青岛大学,许许多多的老师不仅在其专业领域独领风骚,更在教书育人的阵地上大放异彩。我所认识的马晓芳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以其女性的独特情怀感染了学生。
马老师1993年底到国际商学院会计系任教;1999年博士毕业后,她又再次选择回校工作;2001年4月开始担任会计学系副主任至今。用马老师的话说:第一次选择来青大是选择了一份职业,第二次选择青大则意味着选择了一份事业。而以我——一个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肯定:她不但是这样说的,在工作中也踏实地这样做了。
都说女人是花,可马老师却说她不是花,她宁愿做一枝伟岸挺拔、奋发向上、虚心正直的竹子,能不张不扬、不艳不媚、不娇不弱、不屈不弯,不因时令而生衰,以几片淡绿的小竹叶给她的周围一片清凉就够了。也正因为如此她给女儿取名“歆竹”,并多年来与女儿共勉学习竹子的精神。
认识马老师是在2004年,我那时正陷在考研失利的苦闷中。当时,听在会计学系的一位老乡说,他们系里有一位和学生关系特别好的老师,这让我萌生了认识这位老师的愿望,但因为自己是外系的学生,第一次和老乡一起去见她时,心里还是很忐忑的。当我表达我的歉意时,马老师的一句话让我释然了。她说:“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孩子,父母是天下孩子的父母嘛!”随后,她找出许多和同学们在一起的相片,和我聊天,又谈着她家的花草,看她数着相册中的学生们的趣事如数家珍似的满足,又听她女儿说“我家从不养花,只养不开花的植物”时,我隐隐的好象有些懂得了马老师做人的情怀。在谈花论草中,马老师随口将她题文竹的一首七言诗咏了出来:“叶柔枝纤形娇然,风骨自在质却坚。不慕花红不慕艳,但求浅绿添春园。”正是在这种氛围中,我第一次和马老师在一起就有了归家般的亲切感。边谈着,边听着,其间马老师还一再遗憾地说扩招后她已经没有太多精力交那么多朋友了,尽管她的电话是学生的公开电话,但她很遗憾不能有太多的精力去和更多的学生有良好的沟通。临别,马老师将送毕业生的一首小诗《请让我给你第二个家》也赠给了我,我现将它转录于此。
请让我给你第二个家
倦飞的时候回来休息一下
爱心是你安然入睡的床
胸怀是你静静思考的沙发
眼睛是你恢复信心的窗
手是为你提供灶台的支架
也许我不配做一位妈妈
我的爱心也有涯
我无力拥抱全天下的儿女
但你,却是我的全天下
回来吧
倦飞的时候,你还有一个家
从马老师家出来,我很长时间激动在这次相识中。
后来又陆续听说了有关马老师的许多故事。
1997级的张萌幼年丧母,是随奶奶长大的,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思考。他和我一样毕业当年没有考上研究生,决定复习再考。马老师为他联系了学校附近的住宿,在最后冲刺阶段,马老师每晚都让自己的孩子在晚自习之后为他送去宵夜,连行李都是从马老师家拿去暂用的。
还有一位湖南林学院的考生,报考青岛大学,专程从长沙赶到青岛见老师,在敲门问路时,敲到马老师家。马老师听说他考的正好是自己所在的学位点,便将其迎进家门,热情地向他介绍情况,并让其吃住在家中,这位同学后来虽未考进青大,却视马老师为最好的师长和朋友。
认识马老师使我坚定了复习再考的决心,并且,也让我萌生了继续读博当一名高校教师的理想。在我备考的一年中,我一有心事就向马老师诉说。一年后,我不但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而且我的人生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不再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的,我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并因此感到充实。现在我正在准备明年的博士入学考试,并不时地就一些想法和马老师交流,在我心里,马老师是我人生旅途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放暑假了,我从成都返乡特意到青岛再次看望马老师。原2000级会计系财管专业的马硕同学,现在和我还是校友,他也要去看望马老师,我们便相约同行。在马老师家正巧遇到从上海财大回来的另一位同学、会计系1999级的鹿美遥。我们在马老师家住了一周,每天看着她的忙碌,体会着她把每一个学生当孩子的那份严格与慈爱相兼容的母性加师长的感情,特别是在她那么忙累的情况下还专门就我们的婚恋、未来发展等关键问题聊了整整一个通宵,我实在有太多的感动。我真的不知道马老师体内是不是装了一个发动机,她哪里有那么多的精力啊!马老师说:“因为有爱,只要你心里有对世界的博爱情怀,你就会有力量。”并同时送我一付自勉联:“热爱是人生幸福之源,执著是事业成功之本。”横批是:“追求与享受”。
和马老师交往三年,实在有太多的事让我有太多的感动。马老师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及其所付出的努力实在不是这一篇小小的文稿所能记叙的。从她的敬业精神和博爱情怀中,学生们可以汲取许多思想上的营养和前行的力量,也许这正好实践了她的人生自勉:“竹荫虽小也生凉。”
(作者为我校国际商学院国贸系2003届毕业生 现为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
马晓芳,国际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南开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从事高校工作15年来,先后主讲过会计专业的多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学效果良好。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1部,该书被评为《中国财经报》2000年十佳财会图书之一;与人合著3部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5篇,其中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核心期刊22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以及山东省教育厅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3项。获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