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瑶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李鹏 尹晓嵋
日期:2020-07-21 阅读:1
新闻网讯 我校2020届毕业研究生科研成果及考博录取率均再创新高。2020年夏季授位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92篇,较去年同期增长58.3%;2020届应届硕士研究生中有201人被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较去年同期增长49%。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校风、学风建设,以榜样的力量号召、鼓舞更多的研究生,研究生院推出“我们的榜样”系列栏目,展示优秀毕业研究生风采,报道他们努力、拼搏、进取的典型事迹。
物理科学学院2020届优秀硕士毕业研究生徐永善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加权平均分93.11分,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篇,总影响因子超过60。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并作墙报展示。曾获2020年“山东省优秀学生”、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与奖励。踏实努力、奋斗不息是徐永善三年来一直坚持的信念。他早上八点前必到实验室,晚上十点之后离开。慢慢的从最开始看一篇英文文献需要一两天,到现在一天可以看十几篇;从老师手把手传授设备操作和器件加工,到目前可以熟练操作CVD、ALD、E-beam、AFM、光刻机等各种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第一篇文章从初稿写作的痛苦到最后接收的喜悦,他记忆深刻并且收获颇多。有付出才有回报,三年的成长与收获让他坚信:人生就像掌纹,尽管错综复杂,却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物理科学学院2020届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赵忠晨在校期间发表7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因子80+。在第二十次全国电化学会和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学术创新论坛上均作口头报告,并获得优秀口头报告奖,目前已录取为复旦大学博士生。赵忠晨眼中的自己并不是“天赋型选手”,只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笃定、有热情、有信念。正如林语堂曾说的,“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经过三年的研究生涯,当初的科研小白如今已在储能领域锋芒初露。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届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李毛毛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两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滨海小流域湿地DOC流关键过程”研究,参加第四届“中国湿地论坛”获“优秀研究生学术报告”奖,目前已录取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三年的科研路没有旅行,很少聚会,失去周末,但她甘之如饴。实验一次次失败,投稿一次次被拒,思路一次次断掉,然后再去查文献,去和老师“battle”,从中受到启发,再继续钻研。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在博士考试终于确定的那天,她也等到了两篇漂泊已久的SCI论文返修意见。回望三年来的点点滴滴,起起伏伏,所有的拥有与失去,都不会是虚度光阴,从发现科研浪漫的那天起,才是科研真正的开始。